慈悲,是存在每人心底的基本定律,能使我们诚挚地看待生命中遇到的每位兄弟姊妹。慈悲,是把天与人连结起来的桥梁,它打开我们的心,朝向一个永远都会被爱的希望,纵使我们有罪在身。
另外,种地这一经济活动的需求,需要以父子兄弟组成的群体为依托,即需要家庭这种持久而稳定的小群体作为生产的基本单位。而这一切都自然地进一步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对家庭、家族和宗族的重视。
3、在堂院设立多个壁报栏及黑板报,公布教宗指示、张贴兄弟教区报刊、抄写主日福音、刊登信仰团体活动等等,使来教堂的参观的教外朋友,及来堂区交流的教内朋友,都受到益处。
祂也把我们推荐给一位朋友、一位母亲、一个儿子和一个兄弟。祂也让我们进入教会,尽管她有种种过错,尽管这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她总是伸出一只手,有时为我们担起重担,让我们偶尔喘口气。
最初,Roger兄弟和他的同道们是帮助二战期间的犹太难民逃避大屠杀,后来,又帮助战俘,逐步地按照中古教会的修会制度,建立起了修和(合一)的新教教会的修会。1969年,泰泽修会开始接受罗马公教会的修士。
基督信徒们在他们对天主,耶稣基督的天父之信仰的激发下,度兄弟般的友爱生活,他们在教会中聚集,同心合力建设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再没有谁作恶,也没有谁害人,因为大地充满了对上主的认识,有如海洋漫溢海水。
但我们长上也会犯错:我们是兄弟。长上也必须向他的长上诉说。对上级来说,诉心是一种莫大的恩典,也是一种莫大的责任。必须非常谦卑地陪伴弟兄们的生活。有人说,诉心与自由相悖。其实不然。
一天的疲劳艰辛,在与每位教友的分享中成为了美好的福传见证,感动着无数主内兄弟姊妹。次日清晨,天还未亮,圣堂里已有了朗朗的诵经祈祷声。随团的苏神父与贾神父和本堂马神父共同为学员们举行弥撒圣祭。
大会除了向国民党政府献旗和向各界发出坚决抵抗日寇的通电外,还一致提出了通电全世界回教徒共同声讨暴日、电慰前方英勇抗敌将士等提案的《告西北回民书》,呼吁全世界穆斯林兄弟起来共同抵制日货、扩大援华运动。
在若望福音的开头,我们看见安德肋怎样在遇见耶稣后,马上跑去找他的兄弟西满(参阅若1:40-42)。福传总是以与主耶稣相遇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