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一个“天主圣三”的信仰以下是笔者多年来向外教人传的信仰,这种信仰外教人听起来很容易共鸣,今写出来供各位有心“福传”的同道参考。
1290年巴黎一个穷妇人,她除去一件衣服外,什么东西也没有,她当了那件衣服,为得生活费用。复活节近了,她希望过节穿好一些,就去典当行询问能否借穿那件衣服一天?
追思已亡使外教人心生安乐。笔者所在堂区有很多老人是家中唯一的教友,其子女大多是外教。所以当教友去世时,其子女常为父母的身后事感到迷惑。
追思已亡使外教人心生安乐。笔者所在堂区有很多老人是家中唯一的教友,其子女大多是外教。所以当教友去世时,其子女常为父母的身后事感到迷惑。
8月10日在一台弥撒前,矿工们抬着矿工主保圣老楞佐的大型雕像在失事矿井外游行走向祭台,参与弥撒为受难者祈祷。井内外的联系矿难发生后,智利联合海内外力量紧急行动,迅速投入到救援当中。
我称谢你”,同时也表明了祂与天父之间的亲密关系——“我父将一切交给了我;除了父外,没有人认识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启示的人外,也没有人认识父。”
1650年顺治皇帝将宣武门天主堂旁边的一块空地赐给汤若望建新教堂,于1652年落成,这就是俗称的南堂。据魏特(AlfonsVate)所著《汤若望传》中记载,新教堂有两座塔楼,其中一个装置了管风琴。
边神父深深记得:改革开放后他克服种种困难,在内蒙古率先筹建文革后第一座天主圣殿——小巴拉盖天主堂。
边神父深深记得:改革开放后他克服种种困难,在内蒙古率先筹建文革后第一座天主圣殿——小巴拉盖天主堂。
3、追思已亡使外教心生安乐。笔者所在堂区有很多老人是家中唯一的教友,其子女大多信奉外教。所以当教友去世时,其外教子女常为父母的身后事感到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