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事,是吃,看也不看,一双小手抓起碗里的小馒头就往嘴里放,小馒头顺着手缝儿撒得满床都是……由于许多原因,女儿在医院只住了九天就拆线出院了,出院的时候还没有完全恢复意识。
天主不是抽象的,而是活生生的与人相遇的一位,他是“亚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路二十:37)他像朋友一样同梅瑟来往(出三三:9),在《雅歌》作者的心目中他是爱人。
传道员,我们是天主圣言的播种者,为什么我们在撒好种子的同时,又要撒下莠子呢?你可知你的言语对台下一个个饥渴慕义的人有多么大的影响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晚上念完晚课对着苦像诉开了苦:“主啊,别人传福音马到成功,你看我真无能,那怕扔块石头到水里,也能见个水花听个声响,可是我什么都没有,真如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有谁会相信我们的报道呢?”
我怎么到处找不到《依撒意亚》先知书呢?以上这些信息是我在信仰生活的途中有意无意在教友与神父的交往中遇到的一些幽默生活片段。神父作为天国路上的引领者,生活在教友们中间,与教友们建立的是鱼和水的情谊。
旧约以色列民相信,天主是生命与死亡的主宰,是他规定了人的寿数(撒上2:6;约4:5),但死亡却不是天主造人计划中的一项,人是为生命而被造的,死亡是因为人类的原祖父母吃了禁果,违背天主命令的后果。
莱孟之前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撒威尼任本堂,长久以来他的骄傲使他经常抱怨自己命运不佳,勃勃野心使他将目光投向维亚奈所在的地方——亚尔斯。
子时时分,堂区举行盛大隆重的迎圣婴大游行,神父捧着圣婴,礼仪人员点着蜡烛,撒着玫瑰花瓣,缓缓的走在前面,乐队、唱经班紧随其后,教友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迎接耶稣圣婴的到来。
传福音的斐理伯执事下到撒玛黎雅,给人们施洗,并给一个非洲黑人厄提约丕雅女王的太监施洗。
到了亚巴郎时代,他为了听从天主的命令,竟不惜把自己的独生子依撒格,作为牺牲奉献给天主。这一祭献又一变而为民族性的代表祭献。在亚巴郎打仗胜利归来时,大司祭默基瑟德以饼和酒给天主奉献感恩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