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饿时,你们给我吃;我口渴时,你们给我喝;我出门时你们接待我;我赤身裸体时,你们给我穿;我患病时,你们照顾我……’我切实告诉你们,凡你们为我兄弟中最小的一人做的,就是为我做的”(玛25:34-40)
(玛20:12)为什么会有冲突呢?原来是第一批进园子的人感觉到自己吃亏了。其实从宏观的神学上来讲,这里第一批进园子的人可能指的是犹太人,后来进来的人指的是外邦人。
在狱中提供宗教服务的伊玛目从2006年的69名增长到2015年的193名,然而政府却备受指责,因为没有提供足够的资金进行培训和支付薪水,导致许多未经训练的自愿伊玛目趁虚而入填补需要。
(玛20:1~6)乍一听,早来工人的抱怨似乎有理。因为早来的干活多,按劳付酬,多劳多得是人间公认的制度。
我可敬的前任,天主之仆保禄六世在宗座劝谕《在新世界中传播福音》中指出:「宣传福音乃是教会特有的恩宠及使命、也是最深的特征」(14)。我非常愿意特别将圣保禄指定为这一使徒任务的表样。
由于他们分享基督为司祭、先知、君王的职务,向人宣讲福音,圣化人,以福音精神充实改善现世秩序,为人灵的救援服务,便是执行教友传教事业。基于以上精神,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教宗在返回罗马途中与随行记者对话,回答他们的提问,强调教会的社会训导以及教宗的反思都离不开福音的引导。教宗方济各在欧洲议会谈到各国人民真正的表达力量。记者问道,他在讲这句话时是否怀有社会民主的情感?
基督曾派遣他的门徒去向所有的人宣讲福音,为了遵从基督的派遣,我们这个时代的基督信徒团体也感受到被派遣,去使第三千年代的人认识福音的真理,给他们打开得救的道路”。
答:教会的挑战是守护耶稣的福音,懂得如何宣扬它,讲述它。福音具有对每个人的内心说话的能力,无论他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如何。就在前天,我浏览了出席本次大会的家庭名单,竟发现他们来自100多个国家。
这段简短的视频是否意味着没有任何障碍应阻止福音到达所有的人呢?泰蒂神父说:当然是的。耶稣教导我们往普天下去,向说不同语言的人传扬福音。我也蒙召成为罗马教区的司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