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被注视、被承认、尤其被宽赦者的喜乐。耶稣的凝视并非谴责,唯有慈悲。这慈悲有时让我们难以接受,尤其当天主宽恕那些我们认为不配之人时。我们发牢骚是因为我们妄图限制天主的爱。
一位修女赠送给教宗礼物(@VaticanMedia)忠贞的力量在于基督教宗援引日课的一首古老赞美诗来解释她们的“秘诀”:“以守斋制服肉身,以祈祷的甘饴滋养心灵,以天上的喜乐解渴。”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宗提出三种生活态度:保持望德、敞开心怀因天主而惊叹及度喜乐的生活。他首先谈到要保持望德,因为天主与我们同行,任何时候祂都不会离弃我们。
信仰告诉我们,全能慈善的天主创造宇宙万物的本意不是灾难与痛苦,而是和平与喜乐;耶稣传扬的福音不是战争与仇恨,而是平安与爱心;我们基督信徒要为和平贡献力量,要为和平不懈祈祷。
4.默西亚的喜乐与平安;这是人类世世代代所渴望的:天使向牧羊人宣告救世主的诞生:「他是和平之王」(依9:5),并高呼「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路2:14)。
所以我们需要喜乐地活出我们的献身生活。如果每天忧心忡忡,或者每天一副苦瓜脸,或者每天愁眉不展,我们的见证就成为负面和消极的。别人就不会从我们身上体验天主的临在与爱。
只要我们的心在修生们身上,我们的言行举止自然会成为修生们的喜乐。教宗在其手谕《信德之门》中指出:因着信德,在复活的完全新意当中,这新生命影响人的全部存在。
在唱到〈生命的河,喜乐的河〉时,教友们手牵着手,面向大海,绕圈转动,大声歌唱。看那——我要在荒野中开辟道路,在沙漠里开掘出河流(依;43:19)。
到后来金钱会主宰我们,甚至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偶像(参《福音的喜乐》55)。
在司铎年即将开幕之际,作为一名神父,我愿意和主内弟兄姐妹分享一些有关牧职生活的反思:一、司铎的身份我们应意识到自己是天主建立教会的礼物,蒙召参与基督的生命和他救世的使命,这就是我们喜乐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