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天主,生命绽放璀璨光彩从此,陈曦每天都来教堂看看,遇到教友聊聊天,了解更多的教会要理。堂区慕道班契合了她渴求信仰的需求,每周日下午她雷打不动来上课,神父精彩的讲道深深地打动了她的心。
初代教会的时候,罗马教宗颁布重要教会信理,并让送信者前往各个教区,将信件送到各地教会神长手中。
开始学员只有十六位,不久越来越多,校舍不敷使用,幸承教廷台湾大使高理耀主教,向传信部申请了三万美金,于是为校园增购了两千多坪土地,扩建了为五十多位学员的培训房间。
路天翔家人托人前去提親,卻遭到王香蓮母親的反對,理由是:不願讓女兒嫁到貧窮落後的苦山村,更何況路天翔是無正式穩定工作的山裏人。倆人淚眼相對,此樁婚事最終告吹。
1940年冬,年长的汪院长两次脑充血,难理院务,申请辞职。次年四月,苦修会罗马总部同意他的辞职,并升格神乐院为自治隐院,后又选举中国会士李博岚神父为院长,继续发展会院。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我不断地翻看至今还保存着的天主教要理问答的画像书,逐步认识到天地间有三位一体的天主,认识到天主第二位耶稣基督为救赎人类降生受难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并在埋藏之后的第三日复活,在世建立了教会之后第四十日升天
当耶路撒冷教会受到迫害,斐理伯执事来到撒玛黎雅地区给人们宣讲福音,施行洗礼。耶路撒冷宗徒知道后,就派遣伯多禄和若望到撒玛黎雅去。“……宗徒便给他们覆手,他们就领受了圣神。”
没有与上主互动产生圣召的生命,对上主在他生命中的持续召唤失去响应之力,就产生所谓不称职的神职或不愉快的修道者,甚至半途而废落得归乡还俗…….总之,圣召对人来说是神圣的,因为将要履行天主交给的神圣使命,《要理问答
简单地说,他们的理由是:基督徒有权坚持自身的信念(beilief)为真而把其他信念斥之为假;这是知识论的权利,而不涉及信仰自由的公民权利;真理(大写的真理)观上的相斥主义与政治上的宗教宽容无关;进一步说
本届文告蕴含了斐理伯对纳塔乃耳的邀请:「你来看一看罢!」《若望福音》的这段章节启发了本届传播日的主题,表达出传播的重点不在于提供理性推论,而在于「直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