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遵照主的应许,抓住摆在我们面前的希望(参阅希6:17-18),展望佘山修院的未来和她美好的前景。
(希7:26) 他们,无论是哪种身份都能找到时间去祈祷,使我们意识到什么是为基督所爱,祈祷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充满信德、望德和爱德,祈祷可使我们丢掉一切焦虑和烦恼。
(希11:1)信心是人对神启示的回应。不过因为信心是基于神的见证和允许,他使人确凿无疑的拥有救恩的无形祝福,甚至比人自己的洞见和科学证据证明的事实更加确定。只有圣灵才能使人对启示的真理产生绝对的确信。
这个故事好到让西默斯·希尼(SeamusHeaney)为它写了首诗。...他的心灵中有距离吗?独自一人,在爱的深河中镜面清澈,他祈祷说:"辛劳却不求回报"。
张掌柜有了一些积蓄,这年年底准备回家探亲,被刘老板留到春节才准假。临走时张掌柜骑着一头青色骡子代步,约好正月十五返回曹州店铺。转眼间年过月尽,过了期限,却不见张掌柜回来,刘老板就派人前去催促。
愿这些「慈悲传教士」双目注视耶稣:「仁慈和忠信的大司祭」(希2:17),活出这召叫。我请主教弟兄们欢迎这些「慈悲传教士」;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成为有说服力的「慈悲」宣讲者。
因为她还记得一些字母及音节,这让我们能够马上透过这基础开始读第一句:希望你的生命不是一个荒芜的生命……她之前从未读过这些,然而当我们开始读这句子时,她竟转向我,开始向我解说其中的含义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4月16日前往希腊莱斯沃斯岛,偕同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以及雅典及全希腊东正教总主教希罗尼穆斯二世(HieronimusII)看望那里的2500名难民,以人道和大公性质的举动表达对难民的关怀
在佘山修院上刘健老师《中国教会史》一课时,他亦说过:文化是信仰的载体,基督信仰想要成为中国人的信仰,就必须深入中国文化本身,而不是脱离!
如果我们只是讲天主教有多好,天主是爱,而不让他们体验到这个‘好’,经验到这份‘爱’,我们的宣讲就如同发音的锣,响过之后不会产生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