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追忆先辈 步武芳踪
2014-06-06

巩喜祥教友(邢台):主教在我们传教的时候,我当时有四个孩子,都还小,挨得又近,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一次,主教做完弥撒之后,让我待会儿再走。

桑干河畔的福传人
2018-02-23

王有生夫妇所去的地方是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马泉营仁爱敬老院。这里历史上曾是修会的所在地,后来被别人占用。进入21世纪,北京地区重新规划,拆的拆,迁的迁,这里的房屋一直无人占用。

发展中的深圳天主教会(之一)
2015-04-13

现任本堂谦逊神父说:“龙岗的教友们是热心,龙岗堂经过了三次搬迁,教堂面积一次比一次大,但仍然不能满足需求。

文字福传要扣紧时代脉搏
2006-10-13

王伟(2006年10月14日星期六)尊敬的神父、各位同道、各位同仁:  在这秋风送爽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信德”迎来了15周年华诞,值此庆贺之日,我受《中国天主教》编辑部主编元龙教友的派遣,前来参加这个隆重的盛会

比尔·盖茨答记者问
2005-03-15

(见2005年2月18日报刊文摘,作者燕敏)这是世界名人的一次偶然的“脱口秀”吗?非也。我认为这是比尔·盖茨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是他信仰基督的一生中凝聚而成的重要人生格言。这是有根据的。

历史沧桑花园山 世纪风云修道院
2004-01-02

史志记载:“花园山原名崇府山,清朝乾隆年间,有姓居士,在山上建起花园,并由其后人绘制《崇岗枕秀》图,收入《江城画册》,从此便名此山为花园山。

怀念苏静波大夫
2016-04-15

2016年1月9日上午,我和教友姐等去看望弥留之际的她,我们为她祈祷、念慈悲串经,那时她尚有意识,但已不能说话,她非常安详,没有一点儿癌症晚期病人的痛苦,当晚安详地回归了天乡。

基督徒要好好珍惜时间
2017-07-31

笔者家乡有姓教友,平时都不进堂,说是农事太忙,等老了再来。一旦到了六十开外,中风了,长期卧床不起,直至临终也没过一次宗教生活。像这样的教会内的外教人真是令人心酸。

雷立柏教授的第一场发言
2017-11-01

所以他们的事情,国鹏老师也说,一直没有研究他们,他们一直被埋没在那里。我辞典里有他们的名字,但是出于历史原因,没有写他们“被杀”,就写他们“去世”。

香港:圣神修院庆祝六十周年汤牧重申修院乃教区“心脏”
2010-06-01

当天下午先设分享会,邀请夏其龙、德光、郭伟基三位司铎分享在修院接受培育的经验,带出修院的培育安排随时代而变迁,例如修院早期让修生前往罗马接受神哲学培育,后期则留在本地接受培育,但不变的是修院要陶成司铎职务和传教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