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耶路撒冷被征服,圣殿被夷为平地,犹太人四散各方,伯多禄和保禄在帝国的中心殉道。于是,为基督徒而言,罗马便成为第二个耶路撒冷。
据了解,亚兰语是耶稣时代犹太人所用的语言,许多当时手稿皆以此语言记录。米凯尔神父冒著生命危险,在ISIS检查站林立的情况下,把具有纪念价值的文物带著逃出。
主日福音记载,耶稣的一番话引起了犹太人的反感,祂说:我是从天上降下的真正食粮,凡不是天父所吸引的人,谁也不能到我这里来。教宗方济各关於信德的动态作了省思。他表示:这是一种关系:我们每个人与耶稣的关系。
屹立了数千年的石墙被推土机铲平,基督徒的历史以及比之更早的犹太人的历史在履带下化为粉末。圣堂遭炮弹袭击,人心被恐惧和逃难的欲望占据。多年来,伊拉克和叙利亚一直处在这样的境况中。
抵达公墓後,教宗首先在一位无名氏、一位意大利裔美国人和一位犹太人墓前祈祷片刻,然後在祭衣室内问候迎接他的当地主教、公墓管理处负责人和政府代表。
弥撒前,教宗先来到一个无名氏、一个意大利裔美国人和一个犹太人墓前静默片刻,然後在10座阵亡者的墓上各献上一束白玫瑰。教宗在弥撒讲道中省思战争给人带来的痛苦,也谈到人类希望的愿景。
作为圣地的教会,我们站在以色列和犹太人一方,也站在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一方,与犹太教徒和穆斯林对话,为表达和平、正义与修和不只是抽象的概念,更是一个具体的现实。
最初,他拒绝与敌视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妥协,下令在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占领的地区开辟最初的犹太人殖民区,後来明白了正确的目标应该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两个国家,友好相处,相互合作。
教宗提到若望福音中所描述的耶稣在革责玛尼山园被捕后受羞辱的情况:祂被强行带到耶路撒冷当局面前,交给罗马总督,有如一位试图取代罗马政权的人,想要成为犹太人的君王。
基督因行路疲倦口渴,向一个受犹太人鄙视的撒玛黎雅妇人要水喝(若四5-42)。教宗解释说,耶稣的这个举动“打破一切障碍,开始了一段对话,并借此向那妇人揭露了‘活水的奥秘’,即圣神,天主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