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我们应该彻底反思了
2008-07-22

早晚课的疑问:这是教友一年四季每天早晚都诵念的经文,有的一直沿用着利玛窦时代龙化民、徐光启、李之藻等所译的经文,有的追求文字改革,采用了白话文经本。

长三角地区系统推进我国天主教中国化研讨会暨第五届渔山论坛在苏州举行
2024-11-13

复旦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李天纲教授以《徐光启-利玛窦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为题作主旨演讲,提出在全球化时代,应该加强文化交流与融合,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

天主教上海教区
2004-03-29

1600年,他在南京结识了天主教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进一步了解了圣教教义。1603年,他在南京受洗入教。

志愿者路上的酸甜苦辣
2017-03-17

不久,一位当地的修女告诉她:河北进德公益有利玛窦志愿者的项目非常不错,我可以帮你联系。李泽琦闻此,如福音从天而降。很快,2016年7月8日,她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徐光启:历史给明朝的最后一个机会(上)
2011-03-03

来而不往非礼也,天主教也向好学又好客的徐老师打开了大门,就在徐光启38岁那年,他在赴京参加考试途中,终于和著名的耶稣会士利玛窦会面了。  

利畸神父与郑氏家族
2011-05-19

他的家族与中国颇有渊源,中西交流史上赫赫有名的利玛窦神父就是他的亲戚。1635年,利畸加入多明我会。曾在罗马多明我会的神学院深造、任教。1643年在莫勒莱神父的劝说下,利畸决定到东方传教。

行走在边缘的天使
2011-09-16

——服务麻风病人的圣望会修女2002年11月,应利玛窦社会服务中心陆毅神父的邀请,河北省献县圣望修女会派遣三名修女:姜华平修女、吴俊朵修女、姜妹垄修女为河北省保定望都麻风病院服务

时评:文化强国切勿忽视宗教文化
2011-12-05

明末的利玛窦神父曾给中国带来几何、数学和世界地理等科学知识,接着钦天监汤若望和南怀仁神父又给中国带来天文学和农历历法。这都是宗教界附加给我们的无法替代的卓越贡献,为祖国的发展加注了推进剂。

新春寄语
2011-02-04

2010年,是利玛窦神父逝世400周年纪念日,北京、罗马和世界各地将纷纷举办多种活动,来纪念这位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和中国教会的奠基者。

文摘:汤若望神父与中国农历
2013-12-31

后来康熙掌握实权,宣布全国祭奠汤若望,并把他葬在了皇家陵园,葬在了著名的利玛窦陵墓旁。从此汤若望的新历法开始被广泛推行并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仍然指导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中国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