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天的弥撒中、跪拜圣体中、在聆听同期避静的神父们念日课同唱赞主曲时,在听课、与导师谈话、与同伴恳谈,在冥想中,在独自赏花观景时,对人对己都有了更多的觉知,也因着一次次失误,更体会到熟记圣经是多么必要。
;路加在福音中特别看重穷人与社会正义,因此,他记载了“拉匝禄与富人”的故事;他在山中圣训强调有福者是“贫穷”之人(路6:20),与玛窦所强调“神贫”之人(玛5:3)是不同的;独有路加记录了圣母的“赞主曲”
灵柩上一片白布覆盖其上,堂内弹着追思曲;弥撒只有主祭张克理神父身着祭披主持礼仪,田明德神父负责第一篇读经和信友祷词及昔日的“誓言”等,部分玛利诺会司铎、修士、修女代表着正装在台下和乐铎的亲朋、家人代表一起参与
一个老太太歪着嘴,曲着变形的手,拉着李修女的手数说着,话没说完整,已经不停地咳嗽起来。激动?难过?委屈?李修女慈祥地安慰着她,就像对一个邻居的老太太一样平常。
:l-6)求天主施救(依33:1-6)希则克雅的谢恩歌(依38:10-20)耶肋米亚的祈祷(耶32:17-25)三青年赞美上主歌(达3:52-90)达尼尔的祈祷(达9:4-19)圣咏集新约:圣母的谢主曲(
乾隆进士倪余疆针对她的人生写了一首感旧诗,诗云:“落拓江湖髩欲丝,红牙按曲记当时。庄生梦蝶归何处?惆怅残花剩一枝。”这首诗就是写俊官由繁盛而衰微的身世的。
除圣诞前夕那天外,七天晚祷的圣母赞主曲有特殊的对经,采用基督的不同称号为主题,组成一系列以「啊」开始的经文,统称为「啊对经」(OAntiphons)或「大对经」(GreatAntiphons)。
赞主曲对经:耶稣举目望天,大声呼喊说:拉匝禄!出来吧!
俗话说人人有首难唱的曲,一个人的生活同样也会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但她说:在我痛苦的时候,有天主的爱和安慰为我足够了。还有人问韩芳国说:你一个人晚上回家后做什么呢?不感觉到孤单无聊吗?
接下来,玛利亚唱出最有名的谢主曲(路1:46-56)。路加接着描述耶稣的诞生(路2:1-11)和牧羊人来访(路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