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各类弥撒经文与祷词以及追思弥撒一、各类弥撒经文与祷词368.为已准备妥善的信友,藉举行圣事与圣仪,使他们生活中几乎一切的境遇,都能因逾越奥迹所涌溢的天主恩宠,而得到圣化[144]。
圣奥斯定说:“天主有时延迟回应我们的祈祷,是为了让我们更渴望祂,好使我们领受的恩典更丰盛。”圣金口若望说:“真正的祈祷不是用嘴巴呼求而已,而是用信德与恒心,敲天主的心门。”
如今,在这旅程的最后阶段,我们愿意让以复活为巅峰的基督奥迹,在回应当今人类处境、历史现实及其所面临的疑问与挑战中,绽放救恩之光。我们的生活历经无数事件,蕴含着形形色色的感悟与体验。
安多尼·奥多主教(耶稣会士)也从迦勒底礼仪的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反思,强调了礼仪与教会身份之间联系的重要性。
伟大的神学家奥利振说:如果我有幸能够看到保禄所看到的,则现在我在礼仪中该当能够看到一大队天军。事实上,在礼仪中,天主的天使和圣人们都环绕着我们。上主也亲自临在我们当中。
我似乎已经习惯了,在忧郁的日子里,独坐院中,看着春日里复苏的小草和绽放的鲜花,手里捧一本圣经,在悠然中享受人生。
于是他们带着米面、肉和生活必需品驱车前去探望到达驿马图时,才知道该村全是崎岖蜿蜒的小路,非常难走,到了半山腰,路上积雪太厚,实在不能再开车了,他们只好弃车步行,两里路走了两个多小时。
第一篇是路8:4-15里撒种的比喻。拉辛格在1962年,面对Rhineland教区首祭的新神父说,这个撒种的故事想告诉我们:每一件真正有成就的事情,在这一世界上都是以渺小和不起眼的方式起步的。
的确,四旬期让我们回想起主耶稣於公开传教之前,在旷野里的四十天斋戒。福音中写道∶「耶稣被圣神领往旷野,为受魔鬼的试探。 四十天四十夜禁食,後来就饿了」(玛四1-2)。
无论在创世的开始时,还是在今天的救赎时,无论是在旧约中,还是在今天的新约里,天主都是主动创造了人,主动和人来往,主动来救赎人,引导人,带领人开始迈向天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