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至圣而喜悦的夜晚,教宗方济各与大殿内的枢机、主教、司铎和数千名信友,与普世教会一同庆祝基督的光荣复活,将这复活的喜讯和人类得救的希望传递给普世人类。
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将形神两面必须统筹兼顾的模式变成顾此失彼而对精神生命缺乏应有的热情,只求肉体生命的丰衣足食、鲜丽风光。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主持隆重的瞻礼节日礼仪,大约50多万各国信友参与,其中有很多是罗马本地和来自其他城市的青年,因为这一天也是他们的节日,教宗在弥撒后的三钟经讲话中特别邀请他们,甚至与他们约定今年八月中旬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相会,那时将举行第二十六届世界青年日
他在“书殿里翻译经本”,将《圣经》译为中文。“弥施河”即“默西亚,救世主”,“三一妙身”即“三位一体”的天主。
作为信友,我们自然也不甘落后:必先提早美化环境,装饰圣堂,拉横幅、竖旗帜、贴对联、写标语、装彩灯、搭山洞、铺马槽、供圣婴、拟祷词、练乐器、排节目、准备文艺晚会……借以表示我们对救主耶稣从天降诞的无限崇敬
但是耶稣你知道,你无所不知,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再也不愿打仗了。我们已饱尝了战争的苦果!远方的强权在毫无怜悯地利用着我们,当作试验室中的试验品。
然而,身处美丑交融、真假难分、瞬息万变的人世间,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正确圣善的观点的确是难上加难,加上世俗、邪魔的强烈诱感以及糊口谋生的辛酸烦忧,人也更难向完美高尚的境界登攀。
1.你是神父的协助者就像神父不是以他个人的身份,在祭台上举行弥撒,同样我们要感受到自己在祭台上的一个特殊使命,也就是受命在祭台上协助神父行使他的职务。
根据地球物理学家杰斐逊·威廉斯介绍:后一段地震记录与耶稣受难日的日期不谋而合,当时罗马帝国犹太省总督本丟比拉多,即般雀比拉多(PontiusPilate)对耶稣进行审问和判决,该事件在《马太福音》中也有着记载
耶稣所表达的是与我们为伍,同情我们在皈依、放弃自私和远离罪恶时的艰难,为告诉我们,若我们在生活上接纳祂,祂就能够挽救我们,将我们引向天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