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伦理话语中,儒家经典,即四书五经,提供了具有权威性的示范[梅谦立,〈理论哲学和修辞哲学的两个不同对话模式〉《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20页。]。
圣家节既也纪念耶稣、玛利亚、若瑟与其他犹太人家庭,上耶路撒冷过逾越节(参阅路2:41-42),故牧民上该鼓励家庭所有成员一起参加圣家节弥撒。
北京教区若瑟会的董小红、吴振亭、崔俊兰、杨丽娟4位修女曾在南头及福田堂区服务。山东聊城中华圣母传教会的纪永静、李佳琳、魏庆敏、王雅松、宋洁茹、郭利诺、李爱针、杨菲娜8位修女先后在宝安和福田堂区服务。
祭坛西侧供奉的是耶稣圣心像,东侧供奉的是若瑟圣像。星星点点的蜡烛在圣像前点燃,散发出阵阵清香。在中国,南堂具有非同一般的历史承载和使命。
不但如此,今年的圣诞节养老院里又有五位成员领洗而加入了教会大家庭,他们的圣名都为若瑟。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们死于旧我,而在耶稣内获得了新生,真可称得上是可喜可贺之事。
其品种有:整套耶稣圣诞马槽(每套14件)、圣家三口、圣母圣心、耶稣圣心、露德圣母、圣母无原罪、佘山圣母、圣若瑟、十字架苦像等,规格为14至20英寸,还有祭台用的花瓶、花钵、蜡烛台、圣水罐之类;拨款一千大洋用于圣像试制
幸而圣经中也记载了许多通过重大考验的模范人物,如若瑟、卢德、斯德尔厄斯德拉、达尼尔等等。经过考验,人的品格就能够被塑造及显明出来,而整个人生就是一场考验。
有些是个别的人,如玛利亚、若瑟、依撒伯尔、匝加利亚、西默盎、亚纳等人。另有两群人也是天主所爱的,他们是牧童和东方贤士,也就是所谓的三王。今夜我们就来谈一谈牧童。他们是哪一类的人呢?
德肋撒姆姆:解了耶稣的渴若瑟·郎福在1997年9月的《火光》杂志上提出:小德肋撒与德肋撒姆姆是两面互相反照的镜子。
马相伯(1840-1939),圣名若瑟。祖籍江苏丹阳,世奉天主教,11岁赴上海,进徐家汇依纳爵公学(即徐汇公学)读书。1862年入耶稣会,1870年被祝圣为神父,至南京、徐州等地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