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负重的力量,人何尝不是呢?那些胸怀大志的人,沉重的责任感时刻压在心头,砥砺着人生的坚稳脚步,从岁月和历史的风雨中坚定地走了出来。相反,人最难承受的则是生命之轻。
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如果你的父母,当初一天只给你吃一顿饭,你会怎么样?能健康成长吗?有些教友虽然冷淡,但为自己的父母做弥撒还是很多的;有的做上几年就不做了,认为父母升天了,这是十分错误的。
但近几年来,儿子开车撞死了人,坐了牢,赔了人家好几万。家庭大小患难不断出现,慢慢信仰就淡漠了。有的教外朋友本来想进教,看到教友家庭的这些不幸遭遇,对领洗也打了折扣。
这个谜不仅仅包含人从何来、死向何往的重大问题,而且还包含着生命之所在,存在过程中生发的心理意识以及种种主观、客观认识到判断的精神迁徙之谜。
(载6月15日“信德”)我读到过这段祷词,内容如下:“由于圣多默,印度人摒弃了崇拜偶像的错误;由于圣多默,中国人同埃塞俄比亚人已转向真理;由于圣多默,人生真谛之光照亮了整个印度;由于圣多默,天国在中国飘然升起
穷人让我们感到平安 德兰修女说:“我曾是一个阿尔巴尼亚人。现在我是一个印度公民。我还是一个天主教的修女。就我的工作来说,我是属于全世界的。可是在我的内心里,我只属于耶稣基督。”
岳母是个苦命人,3岁失母,与父相依为命,后来,其父再婚,得到了养母的爱,懂事的她从小听话,很小就开始帮助父亲做地里的农活,帮助养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祂的王权似非而是:祂的宝座是十字架;祂的王冠是茨冠;祂没有权杖,人们把一根芦苇交在祂手里;祂没有穿华丽的衣服,连长袍也被人瓜分;祂手上没有闪闪发光的戒指,却有钉子的穿孔;祂没有任何财富,反而被人以30块银元出卖
窦神父以其深厚而渊博的灵修知识和经验,辅导、陪伴着大家,他以耶稣会祖依拉爵的灵修神操为脉络,五天的讲道中贯穿了六个层次的内容:1、认识、看清人生目的,我是谁?到哪里去?我认识自己吗?
伦理学上说:“善就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行为。”而悲悯,顾名思义,就是悲天悯人,是一种源于同情又高于同情的博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