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徒班创办人苏圣意神父在讲解照片的内容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苏神父结识了辽宁教区的费济生神父和河北邯郸教区的郑瑞平神父,通过他们的分享交流,受到了启发与感染。
早期欧洲公教的修士,连同平信徒一起,在一个破碎的环境中,从事政治、文化、精神层面上的活动。
他说,当他开始意识到有被选中的危险时,3月13日星期三午餐时他感觉到一股深沉和无法解释的内心平安和慰藉降到自己身上,同时也伴随着一片黑暗,余下的一切都是漆黑一团。这种感觉伴随着他直到当选。
[8]转引自程世平:《文明的选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28。
神父和教友共同形成了唯一的司祭子民9,而神父们借着他们的神职工作生活在平信徒当中,「为领导大家团结相爱,以弟兄之爱彼此相爱,以礼遇彼此争先。
他说:我的内心充满了平安和喜乐,并感觉到了一份生命的充实。过去与朋友有过节的,他都主动地去跟这些朋友和好了。父亲问他:这回还喝酒吗?不喝了,我心中有耶稣了。听到这样的回答,父亲开心极了。
珀切斯(SamuelPurchase)等平信徒出版的中国游记作品虽不乏问津者,却不足以推动整个欧洲形成关注中国的风气,而且其内容太单薄。
三.奉献生活年的远景1.这封牧函,除了奉献人士外,也转向与他们一起分享理想、精神和使命的平信徒。对此,一些修道团体具有悠久的传统,一些则是新近的经验。
三.奉献生活年的远景1.这封牧函,除了奉献人士外,也转向与他们一起分享理想、精神和使命的平信徒。对此,一些修道团体具有悠久的传统,一些则是新近的经验。
[1]来华耶稣会士的这些观点受到了不少中国传统文人的质疑,利玛窦在南京时就同理学家李求新做过讨论,到北京后又同太学生韩恢论战。儒学阵营同利玛窦讨论最有名的文章是钱塘儒士虞淳熙所写的《破利夷偕天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