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们尽了多少力、有多大成就,我们仍须向前奋进;不管前路多艰辛,有多大考验,主必与我们同行──这是最后晚餐后,主耶稣对门徒所说的话:「起来,我们从这里走罢!」
在今天的第二篇书信,藉着信者在将来必定要显明见主的信望与允诺,与福音中善牧必定护守的美丽承诺相互辉映!
但是,我们也必经历了如保禄所有的过程:是主召叫了我们,我们也曾放弃了些什么来回应天主的召叫,成为基督徒。可是,领洗以后,我们还敢再任何环境中都承认自己是基督徒吗?我们有没有把这皈依的经验传给别人?
让我们看《教友传教法令》第六条怎样教导我们:“真正的宗徒(即领过坚振的教友)必寻求机会以言语来宣扬基督,给外教人宣讲,为领他们得到信仰;或者给教友宣讲,为教诲他们,坚强他们,鼓励他们更热诚地善度此生;因为
正如圣咏所言,含泪播种的,必含笑收割(圣咏126:5)。80年代末期我们家乡建起了自己的教堂,母亲总是带我们去教堂参与弥撒,不管再苦再累,她总是把天主放在她生命的第一位。
调查工作结束后,教省总主教(或在特定的情况下,晋升最早的省区主教)必须将调查结果传送给梵蒂冈主管部会,就此结束他的任务。梵蒂冈主管部会于是继续依照教会法对特殊个案的规定,根据现有的教会法规行事。
(二)建立健全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处理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公开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告知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保存期限等事项,并依法取得个人的同意。
每一传教士必要以度圣洁生活为目标。1917年,天主教法典面世带来极大的转变。
主耶稣在复活升天时,更告诉了门徒们:“我去了,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后,我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为的是我在那里,你们也在那里”(若14:1-4)。
特别是在纳匝肋,他意识到他必须在基督的学校中塑造自己。他经历了与主的紧密关系,花很长时间阅读福音,感觉自己就像是祂的小弟。当他认识耶稣时,他内心升起一种渴望,渴望让耶稣被他人认识。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