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62:1)然而文字福传的路并不好走,从我的第一篇文稿发表之后,我又写了十余篇,投向报社却杳无音讯,从欣喜的巅峰跌入失望的谷底,艰苦的劳动没有收获,内心的苦味难以言表:难道主不喜欢我用这种方式传扬他在我们身上的奇妙作为
教友们的善行也吸引了一个外教朋友,毅然放弃迷信,和教友们一同过主日,走上慕道的路。
(路一38)教宗最后总结道:「你如果有勇气放下安全感,向祂敞开自己,一个崭新的世界就会为你而开;而你本身则会成为照亮他人的光。」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见证人,如同厄玛乌的两个门徒那样,在路上聆听耶稣给他们讲解经书时,心是火热的(路廿四32)。这也是教宗对里斯本世青节与会者的期许。
(路二11)「得知上主为我们诞生了,这令我们充满信心和希望。」这个喜讯「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激发「喜乐」。
想想慈父的故事所叙述的,他在等待他离家的儿子:他坚忍地忍受着痛苦,一看到他回来就拥抱他(路15:21);或者小麦和莠子的比喻,上主来临前不急于根除恶,以致没有损失什么(玛13:29-30)。
(路17:3)“当你们立着祈祷时,若你们有什么怨人的事,就宽恕罢!好叫你们在天之父,也宽恕你们的过犯。”(谷11:25)。
白天上山朝圣,在由中山堂到山顶大殿的十四处苦路,母亲每处都跪着诵念经文,并时时把那个自己用破衣制作的跪垫置放于我的膝下。
一辆牛车出现在远处,泥泞的道路,使牛车每向前一步都显得十分艰难,维雅内神父只好徒步前行,他的鞋子和裤袜都沾满了污泥,最糟糕的是,在没有路标的十字路口他迷了路。
难怪以色列子民将这篇圣咏列于最重要的庆节咏唱,称为「大哈肋耳」(大「阿肋路亚」)(GreatHallel)。耶稣受难之前,以这篇「慈悲圣咏」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