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6:11)人的生命满足的喜乐,不在于家产丰富,而是心中有主(参路12:13-21)。主耶稣是我们的供应者,因为上主天主是太阳,是护盾。
(路14:11)一切都是来自天主的恩赐,所以一切都应该归光荣于天主。我们应该痛下决心,根据自己的情况订立目标,像完成艰巨的任务一样认真地改掉每一个不好的习惯、每一个坏毛病。
(路3:3)基督的救赎让我们从原罪中得以解脱。但人因原罪的牵连,神性被罪恶障蔽,还有本罪的不断滋生,所以基督的救赎工程是一个长远的工程。人类历史的进程,就是基督救赎的进程。
(路6:41)神学家肯比斯曾说:“我们很少用同样的天平去衡量邻居。”
(路12:5—7)。去年,因事与母亲闹起了别扭,并引起深深的不快,多日不能排解,虽明知这种状态非天主所喜欢,但难以压伏,如鲠在喉。
在祈祷时,一个名叫路丝的十岁小女孩,用非洲小孩惯有的天真祈祷着。她祈祷说:“上帝,请你寄给我们一个热水袋。如果明天寄来就没有用了,这个婴儿就会死去。所以,请你今天下午寄到。”听到他的祈祷,我十分惊讶。
(路廿二:26)路加福音曾多次描述门徒们讨论谁是他们之中最大的(参阅路9:46),但这次却在耶稣的最后晚餐中。那时,祂刚刚建立了圣体圣事。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我们共同走在一条漫长的朝圣路上,我们有理由让这条路把我们带回到相同的地方,使我们回到自己的内心及构成幸福人生的基本欢乐上。路是人走的,我们可以自己决定我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95年初中毕业之后,没考上高中,我那时对前途感到茫然,不知自己的路该怎么去走。就是这种心态,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直到97年冬,我的思想完全陷入了低谷,非常悲观,感到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
在他这篇讲话中,我们真的走了一程理性与信仰关系历史的路:从旧约圣经到希腊理性同圣经文化的关系,包括旧约和七十译本,然后是新约…接着,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走了一程神学历史的路,从教父到改革,到康德,到现代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