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他以后还会在陌生的环境下找教堂吗?基督新教兄弟姐妹在待人接物上格外友善客气。在主日天,不论你走到哪座基督教堂,总有两位基督徒在门口谦卑地迎接你,为你开门,并很温柔地送上一句:您好!
「这亦解释到,为何当人在一个祈祷氛围的环境里,他们可寻找到与天主和世界的灵性联系。」她说:「每样漂亮的东西都能帮助我们心灵上更易找到天主,因天主就是美善的化身。」
它不仅包括对天主的爱,也包括对人的爱:情爱、友爱、自爱、孝爱,也包括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爱。要在自身实现天主之爱,不仅需有坚固的信德、望德,且更重要的是还在行为中有践行的爱德。
我们也希望,经过努力能放下控制某些环境的非法行为和黑手党现象。我认为在卡拉布里亚必须有玛尔谷福音中所发生的事件:耶稣以一名伟大战士的形象出现,逐渐将消极的事物一扫而光。
他说,没有人可以没有教育的环境中生存,这是一个主要的需求,如食品、衣物和住所。因为学校不仅为研究和学习的地方,但它也是一个接触并与朋友和老师互动的地方。
所以,为堂区、司铎,以及负有职责的教友们的挑战,就是知道如何向这些新住民为我们的信仰做辩护,要以自由和尊重良心的方式,让他们也能选择,在他们所在的新环境中度基督徒生活。
因为圣言使我们成为福音生活的传教士,最终就是成为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也改变我们的周遭环境。 问:今天在基督徒间,存在着对天主圣言的渴望吗?
此外,我也重申,教会不要求特权,只要求能够公开宣讲信仰和举行相关庆典,把福音希望及和平的讯息带到社会各种环境。教宗在当天接见群众的要理讲授中,最后谈到教会马上就要进入的逾越节三日庆典。
调查发现,有信仰生活的学生较为好学;而自觉有愉快及支持的环境、自觉校内表现佳、投入兴趣、自律及有恒心亦是好学学生的特质。
也需要掌握和深入了解所服务地区的文化、当地教会的信仰旅程,知道在每个民族和每个国家的环境中看到天主的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