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要首先体验被祂安慰,被祂所爱,然后才能把这种喜乐带给他人……。我曾偶尔遇到过一些度献身生活的人,他们害怕天主的安慰。因为他们害怕天主的慈爱,所以他们曾很痛苦。
实际上人因为饱受蹂躏而变得更加残忍,报复社会和他人,这种情况文学作品反复写到了,现实生活中也会有。无论现实生活中还是书里创造和构思的情节,它都是真实。但是我会觉得简单化和概念化。
正是这逻辑驱使人剥削儿童、遗弃老年人、将他人沦为奴隶、过高评估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贩卖人口、以灭绝的途径进行动物毛皮及沾满血的钻石交易。
十诫的条文:一钦崇一天主万有之上,二勿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三守瞻礼主日,四孝敬父母,五勿杀人,六勿行邪淫,七勿偷盗,八勿妄证,九勿愿他人妻,十勿贪他人财物。
(若一4:7-11) 在简短扼要地解释上主是如何将祂的慈悲倾注在我们身上,我想给你们一些建议,如何能成为传播慈悲给他人的工具。 我想到真福傅乔治(PierGiorgioFrassati)的例子。
乃是出于这样的一份深深的感悟:为了了解慈悲,并让自己成为一个慈悲的人,我们首先需要聆听圣言,其次需要聆听自己,再次需要聆听他人,最后,我们还需要聆听社会和大自然的声音。
郎世宁知道如何来表达美——在对话中的开放经验:在由文明所启迪的一种波长上接收他人并奉献自己。当我说所启迪时,我并非仅仅指受到良好教育的文明,而是指彼此相遇的文明。
他诚实地写到:不管每个人走的哪条道路,如果想要接近上帝,都必须从各自的视角和观点出发,更何况要帮助他人走上这条道路。至于我,则是从一个从政者的角度走进天主教。
合作,就意味着时常放下自己的执着,真正聆听他人。放下和聆听,有时候也会是一种痛,一种由于改变而带来的悖于本性的痛楚。
也邀请我们在自己的具体环境中,藉着活出基督徒的精神,而使他人也成为天主的子女。如果说芥菜籽长成树,树大招风,太引人注目,容易受到“关注”而被打击迫害,那么酵母则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容易抓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