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红海象征洗礼,梅瑟预像基督;以色列人通过海底进入自由,预示信友因洗礼脱离罪恶与奴役,进入天主子女的自由。云柱和火柱象征圣神的引导,天主的拯救是出于恩宠,而非靠人自己的能力。
这是建立十诫权威的根基,表明天主是拯救者,祂的诫命出于爱与解放,而非奴役。问3:第一至第三诫涉及什么?是关于人与谁的关系?
这些地方见证了人们逃离压迫和奴役的悲剧。
答:他设立督工奴役他们,强迫他们服苦役,为法郎建造贮货城丕通和辣默色斯。问6:以色列人在压迫下的反应如何?答:他们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人数越发增多。
上主在祂子民中的临在除去挫折的重负和奴役的悲伤,营造喜乐和欢欣。在这蒙祝福的夜晚,我们也穿越笼罩大地的黑暗,来到天主的家,但我们是在照亮我们脚步的信德火焰的引领下,在寻找浩光的望德激励下走过这段行程。
这为所有尊严遭冒犯侵害的人是希望的理由,因为在白冷诞生的那一位的到来,是把人从各种奴役的根源中解救出来。但愿圣诞之光重新照耀耶稣诞生的那块土地,唤起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寻求公正、和平的共处。
现在想起来,我当时的想法正像是圣经出谷记描述被梅瑟带出埃及的犹太人一样,虽然在埃及有奴役和压迫,但有肉吃,在通向自由的路上,尽管有天降的“玛纳”,可是很单调,也没有肉吃……正像我们现在一样只知贪图世俗和一时肉身的满足
天主从埃及人的奴役中,救赎了以民,并选他们为自己的子民(13节)。天主分开红海,使以民安然走过,却淹没了埃及大军(14-15)。
所以听是上主与以民之间矛盾冲突的关键点,上主透过用许多坎坷来教导他们听他的话,如外敌的入侵、充军被奴役等,因为天主明确告诉他们,听他的话必会生存(参阅申7:12)。
渐渐地,她便沦为家务的奴役,以至她的精力、光阴和志趣完全放在那些随用随坏的事物上了。等到一朝醒悟过来,发现她在自己家中几乎成了一个局外人,那时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