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起来,我当时的想法正像是圣经出谷记描述被梅瑟带出埃及的犹太人一样,虽然在埃及有奴役和压迫,但有肉吃,在通向自由的路上,尽管有天降的“玛纳”,可是很单调,也没有肉吃……正像我们现在一样只知贪图世俗和一时肉身的满足
天主从埃及人的奴役中,救赎了以民,并选他们为自己的子民(13节)。天主分开红海,使以民安然走过,却淹没了埃及大军(14-15)。
所以听是上主与以民之间矛盾冲突的关键点,上主透过用许多坎坷来教导他们听他的话,如外敌的入侵、充军被奴役等,因为天主明确告诉他们,听他的话必会生存(参阅申7:12)。
渐渐地,她便沦为家务的奴役,以至她的精力、光阴和志趣完全放在那些随用随坏的事物上了。等到一朝醒悟过来,发现她在自己家中几乎成了一个局外人,那时悔之晚矣。
教宗解释说,犹太人的逾越节,纪念从埃及的奴役中获得释放,因此每年的逾越节都举行宰杀羔羊的礼仪…………。教宗说:“耶稣通过他的苦难与死亡,显示了他犹如天主的羔羊,在十字架上被宰杀,来除免世界的罪恶。
在为教会的祈祷中,司铎纪念着所有可能有特殊需要的人们:那些遭受着痛苦和磨难考验的人们、病人和临终者、陷于诱惑当中或被罪恶的淫威奴役着的人们。同样,也为那些显露出善意及结出圣德果实的人们祈祷。
发现美洲之后,传教士们,尤其是道明会著名的巴尔多茂拉加斯,把当地不幸的土著,一边从恶人的手中解救出来,一边从恶魔的奴役中解救出来。
“看哪,我要作一件新事,现在就要发生……荒野要成为道路,沙漠要变成河流……”(读经一)从基督徒的角度看,这许诺的“新事”最终是天主子的降生与救赎,使人类从罪恶奴役下解放出来,使死亡变为生命,凭的是逾越奥迹这超级新事
因此,教宗称四旬期是「逃离奴役、走向自由的出谷经验」,而这段与天主修和的旅途,无法单靠一己之力完成,因为它的起点是要承认「自己需要慈悲」。
这为所有尊严遭冒犯侵害的人是希望的理由,因为在白冷诞生的那一位的到来,是把人从各种奴役的根源中解救出来。但愿圣诞之光重新照耀耶稣诞生的那块土地,唤起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寻求公正、和平的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