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组讨论之后,传教学家、印度耶稣会儒利安•萨尔达尼亚(JulianSaldanha)神父,将会以当天的副题“耶稣在亚洲各民族中的故事”作神学反省,综合讨论内容。
两千年来在世界的大街小巷奔走,为与每个人分享这喜乐的一个子民,身负使命,让人认识和平的君王并在各民族中做祂有效的工具。
帕罗林枢机指出慈悲不仅应在於个人的皈依,也应在於国与国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上。
教宗向他们说东方贤士是真正寻找真理的人,他们有智慧,观察星象,认识各民族的历史。然而,他们的知识不使他们自以为是,他们的心敞开着,随时乐意接受天主的启示。
他继续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并对多元宗教理念的融合及相互交流和互补,发挥了划时代的作用。
这些人员以各自的经历、文化和不同的敏锐性,共同见证能在各民族间建立友爱及和睦的关系。”
“梵二大公会议说明,共融阐述了教会本身的性质,同时表明教会接受了‘宣布基督及天主之国,以及在各民族中建立的使命。’
换言之,就是以自己的内心、家庭、社会和与环境的关系为起点,直至各民族和各国之间的交往”。
在《宗徒大事录》中,伯多禄也说“天主是不看情面的,凡在各民族中,敬畏祂而又履行正义的人,都是祂所中悦的”(十34-35)。
,并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而多次振臂高呼发声;教宗保禄六世1965年10月4日在联大演讲中●1967年他发表《民族发展》通谕,指出国与国之间休戚相关,各民族得到合理发展,缩减贫富悬殊,才是和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