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1日《人民日报》网络版报导了记者李衡的文章:“中国金陵协和神学院的汪维藩教授,考证出汉代画像石图案雕刻,真实是以基督宗教内容为题材的。
五月五日,在沧州(献县)教区主教坐堂,由李连贵主教主礼,八十多位神父参礼,二百位修女和近千名教友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典。五月六日,王玲玲修女回到阔别十多年的家乡大王村,参加家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拜金陵花鸟画大师李味青先生为师,学习写意花鸟画,得水墨大写意之精华。九十年代受聘于云南昆明书画院,进行书画相关艺术的学习。
后来进修院后,李笃安主教又再次提醒我及所有修道的修士,要练字,字是门面。他曾经提到,许多神父,在圣堂的黑板上,用粉笔写的答唱咏,字迹面目极其可憎,教友看后很悲哀。
甚至还去东北松花江畔,为吉林教区李雪松主教晋牧主礼,还以他深厚的国学功底与书法造诣,手书一阕《满江红》赠予李主教。
刘哲神父对北京教区神学进修班、爱心小组、青年联谊会(包括婚姻联谊会和青年圣经生活分享营)作了整体介绍;爱心小组负责人李庆梅、婚姻联谊会负责人白绍兰、青年圣经生活分享营负责人李文香分别对各自团体的工作作了介绍
(子衿)江西教区阳春3月,春光无限好,23日江西教区全体神父相聚在鹰潭总铎区天主堂,与主教李稣光共祭祝圣圣油弥撒。
陕西兴平教堂的琴师韩国芳告诉笔者:陈老师为了教好我们的合唱团,风雨无阻,不怕累、不怕苦、不惜牺牲时间,一周中三天的时间是在奉献中度过的。
1916年出生在一个富有老教友家庭的他,1934年毕业于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上海教会名校“圣芳济学院”(现为北虹高级中学),后又去英国伦敦大学深造。1940年回国后,一直在大学教书。
大自然的启示与圣人的芳表谦卑的橄榄树与慷慨的葡萄树在大自然中,我们也常能看到爱的启示。譬如,橄榄树,从不炫耀它的果实和价值,却默默地奉献出珍贵的橄榄油,可以用来治疗伤口,也可点亮油灯,带来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