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是神学的地基:基督宗教特别强调“道成肉身”和“历史性事件”:耶稣的受死与复活不是纯粹的理念,而是历史中真实发生的事。若无历史作为根基,神学容易沦为抽象哲理。
于是2004年8月15日,吴理芬接受了洗礼加入教会,成为了天主的儿女。人生在世,生命之舟会不时地在风雨中颠簸。但自从领洗后,喜乐成为了吴理芬生命的主色调。
对自然的可靠性的信赖,发展成一整套科学,可重复性是任何规律得以被确认的基础。对生活的基本信赖感,使一个人不至于发疯,可以说信德是人类生活的基础。
1962年小学毕业后,刘炎新迈进了澳门圣若瑟修院的大门,正式成为了澳门教区的一名备修生,义无反顾地跟随了基督,并在日后走上了漫长的福传之路,实现了小时候的福传中华的梦想。
宗主教在近一个世纪的信仰旅程里,他在信仰的海洋上,无论风多大,不管浪多高,他凭着对主的信和爱,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这份信仰的精彩和力量,与其家庭的信仰陶成紧密相连。
9三、灵修的日常操练慈母教会为我们积累了丰盛的灵修财富,圣人圣女在我们之前开辟了无数条美丽的成圣途径。在此,我们回顾灵修生活中的几个不可或缺的操练。
她将所有的荣誉和成就都归于天主,始终把自己看作是天主手中的一个“小小的铅笔”。放下骄傲:承认自己的有限性,不夸耀自己的成就,不贬低他人。学会虚心接受批评,勇于承认错误。
天学初函》的“器编”多出11部,即:《律吕正义续编》(1卷)、《御制律吕正义后编》(126卷)、《职方外纪》(5卷)、《坤舆图说》(2卷)、《乾坤体义》(2卷)、《新法算书》(100卷)、《御定历象考成后编
一路上,四川国旅的教友导游杨玉兰,给大家介绍了行程安排,同时也讲解了很多关于成渝两地的历史文化典故,让大家受益匪浅。
他引用本笃十六世的话说:教会成长靠的不是劝人改教,而是她的吸引力。教宗然后指出,教区神父应该是一位默观者,即使他与隐修士的默观方式有所不同。神父应该默观,要拥有默观能力,无论是对天主还是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