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用这种称号来称呼天主,一方面表达出天主和邪神偶像不同(列下十九4;得前一9),另一方面强调祂的真实性及创造生命的能力(欧二1;格后三3;玛二二32)。
然而无论如何,在每个心灵中都或隐或现地存在着对天主的期待和与天主相会的能力。为能保持这样的警醒和对基本事物的注意,我们要为自己、为别人、为那些似乎缺乏音乐感的人祈祷,他们心中毕竟渴望天主彰显自己。
您向我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随着人现实生命的结束,人思考天主的能力也就消失了吗?人性崇高之处在于他有思考天主的能力,就是他能够经验一个与天主相通而有承担的关系,但这个关系是在两个事实之间的。
卡巴西拉斯说:“当人们的渴望无比强烈,以至于超越了人类天性,有能力完成超越人类思想的事情时,是新郎用这种渴望燃烧着他们;是新郎将自己的一道荣美射入了他们的瞳仁。
教义解释:这节揭示圣神的三项特质:能力(dynamis)、仁爱(agape)和慎重(节制、明辨,sōphronismos)。这三德与《七恩》有呼应(依11:2):尤其勇敢、敬畏、明达等。
她不仅是对知识能力的一次综合检测,更是对思想、态度和性格的一次最重要的锤炼。通过高考,希望能在知识成绩和思想感悟上获得双重大丰收,更希望这双重的丰收成为今后一生中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和源泉。
爱是我们生命里必须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一个人不仅要有爱的能力还要有被爱的能力。爱是一个温暖/温情的拥抱,把人们之间锈迹斑斑的心锁打开,去拥抱彼此的心灵。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它能创造出奇迹。
天主并不要我们做超出我们人性能力范围之外的事,他只要我们怀着信德、望德和爱德。
我认为,虽然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是身为爱的教会及基督徒,绝不能袖手旁观,推卸责任。只要我们按照圣经上的教导去做,就一定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有所作为。
其实,非但是为教会出力,就是现在教友中哪一家有事,无论是需要人工还是车辆等物,教友们只要有能力都会主动帮忙、义务劳动,从不要报酬,这种互助互爱的精神在当地教友间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