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逾越节之后,“福音”一词有了新的含义,即关于耶稣的好消息,也就是主死而复活的逾越奥迹。
您离去的那天恰好是主日,且适逢主受洗节。那天,该是有天空降来的鸽子,把您接走了。您离去后,众教友们痛切而清晰记念着的,是您讲道时直爽洪亮的声音和时刻呈现在您脸上的笑容。
复活主的伤痕仍在流血《文件》的导言部分(第1-12段)明确指出了这次世界主教会议的本质,即“重温门徒在逾越节晚餐厅内与复活主相遇的体验”(第1段)。
在我们准备庆祝五旬节的盛大节日之际,我祈求圣神的恩赐丰富地降临到您和您的家人身上。愿上主降福你们!
由于我们的逾越节羔羊——基督——已完成了牺牲,现在我们更当隆重地赞美你。基督为人舍生,永不再死;被人处死,却永远生活。他在你面前,永远作我们的中保,为我们不断奉献自己。
那个女孩就站起来开始走路(参41-42节)。耶稣的作为现实给我们:祂不仅可以治愈各种疾病,还可以唤醒死人。对永生的天主来说,身体的死亡就像是睡着了。真正的死亡乃灵魂的死亡:对此我们必须害怕!
我们福传的对象是亿万同胞,我们基层教会能否11月追思亡者之外,也在清明节重视一下纪念先祖?显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在中国教会礼仪本地化的路程上,我们还有很长,甚至坎坷的路要走。
1990年代中期,袁引修女(右二)和当时的马英林神父(左一)与修女们为已故侯进德主教扫墓、追思祈祷后在其墓前合影。1994年5月20日,侯进德主教不幸因病早逝。
失去亲朋及各级神长都让我们悲伤难过,在为其献祭追思的同时,也让我们想到了那些健在的高龄神长及亲朋。这个时期,真的放心不下,担心其健康。
于今,对他的追思是否仍然有意义?作为一位牧者,他的牧职训导如何能够赋予当今教会生活以启示?上海教区刚刚于4月27日为金鲁贤主教逝世十周年举行了纪念活动,对他在中国教会中的巨大贡献和影响表示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