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王”是经世济民,治国理政,特别指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儒家也提出实现“内圣外王”的途径,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由于匝多克(Zodok)一名,与默基瑟德(Melchi-zedech)相近,而后者又是耶步斯人司祭君王的传统名字,故有此等联想。但这些说法全都只是臆测而已。
我的君王,我的天主!请听我祈祷的声音!上主,我在向你哀恳,你一早便俯听了我的呼声;我清晨向你倾诉我的祷文,满怀希望地静候你的应允(圣咏5:2-3)。
我们肩负着历史福传使命,具有天赋的:先知,司祭和君王的神圣职责;必须要有福传的责任感和荣主救灵的使命精神!
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出现世和未来的关系:审判的君王(人子)就是曾在世上生活的耶稣。天主希望我们能够结出常存及丰盛的果实。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一月八日,教区菲籍人士牧民中心(及亚洲外地劳工与其他少数族裔)在基督君王小堂举行感恩祭庆祝成立银禧,成员称中心犹如外佣离乡后的第二个家,既培育信仰,也给予劳工支援。
为了让我们理解得更深刻、更持久,紧接着他又讲述了一个冷酷无情债务人的比喻:一个欠君王一万元宝的臣仆在无力偿还的困境中、苦苦哀求而感动了主人的慈心,免除了他的债务。
当君王再来时,我们将如何面对?希望之光呼吁每一个基督徒,为艾滋病人和他们的孩子,每天节省一分钱。这是一个很好的邀请。克制自己,施爱他人,一分钱虽小,意义重大。
1956年10月28日耶稣君王节在张庄总堂由赵振生主教祝圣为司铎。晋铎后,于1957----1966年在深县一带传教,也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受到当地教内外人士的好评。
“上主是热情洋溢的君王,对他的受造物百般关切,他尤其关心贫穷和弱小的人”,这是教宗这篇要理讲解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