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在圣殿里祈祷或还愿的人很多,然而,圣经却告诉我们,只有这两位老人认出了这位平凡的婴孩,就是天主的救援!更让人惊讶的是,就连当时的宗教领袖都没有认出“天主子耶稣基督”。为什么呢?
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没读过很多书的老人、目不识丁者,却会很好地祈祷,却会和天父来往。在祈祷中,天父不仅会赐给我们生命中所需要的恩典,更将圣神赐给我们,就是将天主自己赐给我们。
他说:善心人的关爱,给了我一份好好活下去的力量。我出事以前,别人有病、有困难我从来没有帮助过,自己病了,为什么却有这么多人向我伸出援助之手?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要求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活,于是她通过同学联系到了另外一所学校里的一个天主教大学同学会,他们有一个社会服务项目,就是到医院里给病人送书,同学会的成员们搜集一些有意义的书,轮流给病人们送去,也是借着这样的机会来接触和关爱他们
依据新的卫生科学,在南丁格尔的精心设计下,军队护理逐渐扩展了卫生教育工作,并一步步推展起来,每天晚上,她无视风雨寒冷,必然手提一盏油灯,到病房巡视病人,给予全心全意安慰与关爱。
女儿、女婿、外孙都特别关爱我们。二女儿每一个双休日都要来给我们送吃的、用的,给母亲做服务工作,儿子儿媳在外地工作,每一星期都有电话问候,经常寄一些衣物食品给我们。
经过几天的采访,我们欣喜地看到,各地教会在这场百年不遇的雪灾面前,的确是发扬了基督的博爱精神和教会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神长教友莫不尽己所能,慷慨奉献,为灾民送上了天主教会的关爱与温暖。
作者从这位老人那里,第一次听说有一个中国修道院。老人就来自那里——杨家坪。在这个修道院建立一个多世纪,被毁半个世纪以后,我们读到这个故事,真有些虚幻的感觉。
我每个节日都到敬老院去,和教友们看望老人,八月十五中秋节送月饼,五月初五节送粽子,给老人们买些背心、袜子、水果等去看望他们,使老人非常感动,对主耶稣有了感生的认识,有不少人归向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