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传教节之际,宗座信仰传播善会国际部秘书长,圣言会士蒂茂德•雷汉内•巴莱特神父接受本社采访,分析探讨了八十五年前本笃十一世的首部传教节文告本笃十六世发表的二O一一年传教节文告之间的密切关系
加色丁地区接受基督信仰很早,但融入教廷的过程却是一波三折。
吕纶修女于十一月初接受《公教报》采访时谈到办学的挑战。她说,学校既要帮助学生回应世界的转变,也要在科技为先的社会中,让她们的心灵健康成长。现今社会物质生活丰富,青年容易受外间价值观影响。
我辞掉工作,每天带着星星去接受康复训练。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话,普通的孩子马上就能学会,而星星却要反复练习无数遍,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才有可能学会。
这四位近代中国最早的女留学生,从小接受教会启蒙教育,受传教士的培养、训练;她们出国留学的方式如出一辙:都是由传教士带出国门,并且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女学成为她们出国留学的中转站;四位女留学生前往留学的国家都是美国
若我们接受这种错误的死亡观,我们就别无选择,只能逃避、否定或轻视死亡,因为死亡令我们感到恐惧。 然而,人的心不断地反抗这种虚假的解决方式,因为我们都渴望无限,向往永恒。那么,基督徒的死亡观是什么?
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情绪一落千丈,心灰意冷,失去了往日的欢歌笑语。看到她那痛苦的样子,父母十分心疼,特地卖了两匹马,让她到北京旅游。她在北京玩了几天,但并没有驱除内心的阴霾,没能走出失意的阴影。
我们要融入福传这样的大使命之中,首先要空虚自己接受天主的恩典,作为天主的工具,接受天主的召唤和赋予的使命。当我们让天主圣神通过我们作工时,我们的福音就能够传播开来。
我们不须寻求额外的痛苦,只须慷慨地接受由天主安排给我们的十字架,与天主的圣意结合,这样我们便能品尝他的甘饴。耶稣说:“我的国度不属于这世界。”
现时约有七千位居住在五十五个国家的贫困人士正接受我们的援助。我们收到很多关于施予和接受这「一杯水」的生活见证。这些实例好像竞赛一样,一个比另一个更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