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打我,我不痛,人捶我,我不觉;我何时苏醒,好再去寻醉!’(箴23:31-34)基督徒可以参与亲友间的聚餐,增进交流,但不可陷入酗酒的网罗里。第三是低俗娱乐。
何时,我们才能像基督一样洞悉生死的无常,淬炼出真实的自我,而不再忽悲忽喜,茫然无依呢?主曾说:“田野间的野草,今天还在,明天就被投入炉中,天主尚且这样装饰,何况你们呢!”
“在许多呼求中,有一个悬而未决的呼求,如同从头到尾贯穿全书的一个呼喊‘到何时为止呢?’。每一个痛苦都呼求获得释放、每一个哭泣都渴望慰藉、每一个伤口都期待痊愈。”
教宗勉励今天的基督徒也应以这种开放的态度祈祷,即“上主,无论何时、何地,我都愿承行祢的旨意”。
“只有天主知道,他们的心灵在何时且怎样与那些所诵念的祈祷融合在一起。无疑,这些人也必须面对黑夜和空虚的时辰,但对口祷总能保持忠诚。就如船锚那样,仅仅抓住绳索,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忠诚地留守在那里。”
这是因为“相对于一个人的具体生活,它是抽象的,好似一个人能抽象地随意决定是否、以及何时是男人或女人”。教宗强调,“对我而言,抽象总是一个困局,但这与同性问题毫不相干”。
无论何时我们判断一位神父,都是依靠自己心理和经验领域。我们在特定时间、地点和环境下对神父作出的观感可能是错误的。事实是一回事,而我们对事实的看法又是另一回事。这跟我们对天主的看法是一样的。
不知足歌”就是欲望发展的真实写照;“终日碌碌只为饥,一朝饭饱便思衣,衣食两样够我用,可惜家中无娇妻,娶妻生子家富有,又叹无官被人欺,步步高升登相位,更想为王坐龙椅,梦想成真做皇帝,竟叹没有上天梯,若问欲望何时息
二零一二年七月七日上海教区祝圣主教之后停顿的中国主教祝圣何时重开?这些问题至今未见有人敢于预测。
前几天,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告诉我,她已经准备好了,随便天主何时叫她回去。在夫妻吵架,或者遇到无能为力之事时,或者看不到希望时,我们也常听到人们在说:“我不想活了!”“我活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