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黎主教介绍,教区主办的学校有7所,分别是圣若瑟教区中学、圣若瑟教区中学第五校、圣保禄学校、圣玫瑰学校、圣德兰学校、玛大肋纳嘉诺撒学校、圣善学校。澳门各个修会开办了18所学校。
第三主日礼仪中记载的耶稣向撒玛黎雅人说请给我点水喝!
主耶稣童年在纳匝肋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被人轻视的小镇,跟着父亲学做木匠,没有读过书,长大后也没有显赫的地位,他的朋友、徒弟都是穷人,渔夫。
教宗然后谈到肋未纪、玛窦福音和圣保禄书信,指出这些圣经章节是一个具体的邀请,让我们效法我们在天之父的圣德和完美。教宗问众信徒、特别问新枢机说:圣神在今天的礼仪读经中有何建议呢?
保禄就曾经这样夸有爱心的弟兄姐妹:弟兄,我由于你的爱德,确实获得了极大的喜乐和安慰,因为籍着你,圣徒们的心都舒畅了(费肋孟书1:7)。
他举出安德肋·桑托罗(AndreaSantoro)神父的实例,这位罗马教区的司铎曾在土耳其传教,於2006年被谋杀。他在遇难的前几天曾写到:唯有献出自己的身体才能拯救世人。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解释耶稣受难前的祈祷和保禄前往耶路撒冷以前在米肋托的辞别,并提到受迫害和被迫逃亡的人,诸如缅甸的罗兴亚人以及伊拉克的基督徒和雅兹迪人。
这里再问:他们宣传的这位信仰中的基督是否是历史中的耶稣,是否与那纳匝肋人耶稣同是一人?抑或他们捏造了一个新的耶稣像呢?
这些音乐在当时都由一支教友所组成的乐队演奏演唱,这支乐队原由北堂的传教士们建立,不久后由改宗天主教的马姓满族文人(圣名安德肋,本名已不可考)接手。
第一讲系探讨巴黎外方传教会为薄扶林纳匝肋印书馆员工建立的宿舍太古楼,邀请传教士、前居民、社工和学人分享当地历史。太古楼已于一九七七年清拆重建,现址为薄扶林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