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妨在安静的时刻,虔诚祈祷,敞开心扉,向主倾诉。当我们心生愤怒,反思是他人的过错,还是自己的急躁;当我们嫉妒他人成就,思考是否背离了主的教诲,忘了感恩;认清内心,是一场艰难却必要的旅程。
随着近几个世纪的发展,在我们面前似乎一直有某种不和谐的地方:基督信仰、它的喜讯及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自始都是通过光明的象征得以表达;但是与此同时,也常被盖上迷信黑暗的印章,背负反对理性光明的骂名。
第三句:“身列四衙半夜路”,讲到耶稣被捕,比拉多审问的情节,如此推来送去的审问折腾半夜的工夫,祂不得不跟着这些恶众跑冤枉路,当然也预表世界黑暗如夜,祂来得正是时候(参若18:24-31;19:47;22
这种神奇的美善,有力地退却了人们心头的黑暗与邪恶。这种效果可以从弥撒结束后,他们那纯真的笑脸上,或舒展的皱纹里,窥探到某些确凿无疑的信息。
实际应用:今日面临教会或世界的黑暗时,信徒要如守夜者,坚信“救恩虽迟必来”(参路12:36)。2:4a「看哪,心术不正的必然消逝;」解释与教义:这是对骄傲、自义、不信者的警告。
读经一恭读默示录7:3-4,9-14背景简介《默示录》是圣若望宗徒在黑暗迫害中(约主后95年)写给七个亚细亚教会的神视录,目的是安慰受逼迫的信徒,并启示基督最终的胜利。
在有猜疑的地方,让我播种信任;在有绝望的地方,让我播种希望;在有黑暗的地方,让我播种光明……基督徒的望德,要求我们对自己也怀有希望。
记得在2013年年初,针对当时正在遍地开花的全能神教现象,我曾写过一篇题为《揭开邪教的黑暗面纱——从一位基督徒阿姨的困惑说起》的文章,依据不同专家的研究结果,分析了邪教骗人害人的常用伎俩
在圣宠内的精神生活,就是在我们的自身内实行天主性的生活;也就是用信、望、爱三德忍受人生的黑暗与痛苦,而期待永生来临的生活;换言之,就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遵照十二宗徒训诲录内的祈祷:主宠速降临,尘世不久存之精神而度的生活
在这个家庭里没有了歧视,没有了黑暗,有的是一束灿烂的阳光,照耀在每个人的脸上。我给几个朋友分享服务艾滋病患者的经验,他们说我做修女越修越傻,越修越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