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我们在新的一年不断学习、反省和实践,经常问自己:我是谁?我在找什么?我是否以基督的方式寻找?什么阻碍了我的去路?我现在在旅途中的哪里?23愿你们尽力追求圣德,若无圣德,谁也见不到主。
我后来也没有问梅花阿姨,她小时候认识不认识我父亲。我父亲说,当他大约12岁的时候,就辍学了,背着瓦盆,走村串乡,靠卖瓦盆买点别人做好的挂面,维持家里的生计。有时,还要给爷爷奶奶买大烟。
他答说:『我不知道,难道我是看守我弟弟的人?』上主说:『你作了什麽事?听!你弟弟的血由地上向我喊冤』。」(创四9-10)加音说他不知道他弟弟发生了什麽事,又说他不是看守弟弟的人。
这一条在宗教团体的登记问题上也是一样。所有在政府那里登记备案的宗教团体,如果不搞宗教,搞别的怎么办?好办!
我们在实际的教会工作中所见到的却是对青年工作的极不重视,抑或是在这问题上的不闻不问。教宗多次透过青年大会来号召人们重视对青年的理解与支持。赢得青年,必将赢得未来。
我们坚信,理解一位教宗将会为我们带来什么,其实,问题的实质是问,他过去如何配合天主的计划,成为‘今日的我’(格前15:10)?
到了台北当天,江老师问受邀者愿意去哪里参观时,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日月潭,说是要完成小学课本中的记忆。我在想,那应该是数代人的心愿了吧。
2006年上海教区举办圣方济各沙勿略诞辰500周年福传研讨会,在现场有人问李天纲教授当前社会主流文化到底是什么?李教授没有给出明确回答,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在今天已不具备主流性质。
恻怛之心,痛疾之意……哭泣辟踊,尽哀而止(《礼记•问丧》);故孟子曰:亲丧,固所自尽也(《孟子•滕文公上》)。
教会在此问题上的见证,诚如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到了一道皓光,光辉已射在那寄居在漆黑之地的人们身上。(依9:1)仍是一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