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圣召命「在家」开始。他的一位叔叔是一位嘉布迁会士,毕生致力于巴西的传教使命。这个家庭「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希望儿子成为一名神父」。多蒂神父小时候进入神学院,「但我正在等待召叫的标志」。
度奉献生活的男女修道人生活就是为效法耶稣,蒙召把同样的目光,即怜悯的目光带到这个世界;不是指责,而是鼓励、释放和抚慰的目光。教宗最后讲到,奉献生活者也要懂得怀抱希望。
“每一名宗座传教善会主任都蒙召辨别行动的可能,从而让教会的全部工作都以传教为导向、在传教的激发下”。要理、礼仪、爱德、家庭、教友的聚集等各个牧灵领域“也是传教的场所和机遇”。
然而,祈祷并不是逃避自己的工作,而是帮助我们去完成那个我们蒙召在此时此刻要行的善。”在一种思想开始后,接下来是中间的进程。教宗解释,我们的心必须避免受到恶神的侵蚀。
今年正月十二日爷爷蒙召先走了,奶奶不想给儿女们带来照顾她的麻烦,又每天祈求天主“让她走的干脆,别拖累人”,天主再次垂听了她的祈求,满全了她的夙愿。
在本笃十六世看来,这些是选择了跟随基督的人受召叫去度的生活,在司铎职务或奉献生活中完全献给基督。
大学三年级,回应救主基督的召叫,毅然终止学业,于1939年8月14日来到献县,在张庄本堂耶稣会会院宣誓加入耶稣会。1941年,主教初学结束,宣发终身神贫、贞洁、听命三圣愿。此后入耶稣会文学院学习。
他觉得,黑袍是司铎的标记,穿着它就不容易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圣召。他说,被耶稣拣选无非是为同他常在一起,并被派遣去宣讲——要“在路上”,要进到“人家”,去宣讲天国,使人悔改。
通过召叫人们来跟随他。我们在福音的开始读到:“耶稣看见载伯德的儿子雅各伯和他的弟弟若望正在船上修网,遂立即召叫了他们。他们就把自己的父亲载伯德和佣工们留在船上,跟随他去了”(谷1:19-20)。
是否为自己的子女儿孙祈求献身于主为主收割庄稼的圣召?恐怕多是淡然漠然与己无关的心态!我们究竟在向天主祈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