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主教、神父重视传教与文字福传工作[简介]今年上半年,凤翔教区的李镜峰老主教在百忙之中,撰文数万字,发表了《彻底揭穿“闪电派”的谎言和欺骗》的文章,之前李主教还翻译和发行了《天主教教理简编(新要理问答
再从东向西看:中国的思想比想象更包容收藏于上海中华艺术宫的当代画家李根之作《对话——徐光启与利玛窦的文化盟约》,再现400年前这对友人的亲密交往:摆放着地球仪和各式书籍的木桌两旁,身着儒服的利玛窦与官员着装的徐光启展开对话
(40)2011年6月18日,时年48岁的四川成都教区李枝刚神父(1963—2011)因肝癌去世;1991年4月17日晋铎,2000年担任教区长,2011年5月10日当选为成都教区主教候任人,在世做司铎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太虚大师最近的护国言论[J].海潮音;第22卷(5).1941-05-01(22).[5]释印顺.太虚法师年谱[Z].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6]阮仁泽
德兰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她是继史怀泽博士195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个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人物之一。
后来,李震神父说,其实辅大是最早促进两岸学术交流的台湾高等教育社团。1989年时,时任校长的李神父,就组织辅大的老师赴大陆与对口的高校交流学术经验。同时,还邀请大陆学者赴台做访问学者。
他的好朋友李之藻、杨廷筠,也在等待着上主的接纳。 这三人皈依天主教的消息,立即轰动朝野,被称为明朝天主教的三立柱。 徐光启对西学的钟情,毫无疑问是受益于朋友。
利畸神父(台湾史书译李科罗,VictorioRic-ci)是多明我会来华传教士。在华期间与郑成功父子交往甚密,曾作为郑成功的使节出使马尼拉,留下了一段中西交流史的佳话。
凤翔教区主教周维道和李镜锋从监狱一出来,她就接到家中,细心照顾,热情款待,领着他们看望教友,收集离散的羊群。九十年代末,一位神父、一位修女先后在电脑培训班学习数月,都是她每日三餐供应。
所有的词汇在她们的爱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不由地想起有首歌这样唱:默默无私地奉献,神最喜悦……圣望会历年服务于麻风病人的修女名单如下:姜华平、吴俊朵、姜妹垄、牛存英、高秀花、程凤芝、宋巧云、侯富香、李国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