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欣慰的是,不但在炼灵月,很多朋友没有忘记无依无靠的炼灵,而且还有很多朋友及不同团体(如各地的女修会、堂区善会及圣艾智德等)在平日也都一直没有疏忽关心照顾隐藏在弱小者身上的主耶稣。
不同国籍、不同年龄层的天主子民,在广场上挥舞著他们的国旗和团体旗帜。梵蒂冈一带从葬礼前一晚进入戒备状态。许多参礼者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开始排队,等着接受安检进场。
现在,看到一些老同学读完大学,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有名誉、有地位,生活得很幸福;而自己读了几年大学就被时代风暴卷得漫天飞扬,一直到现在,仅得一角勉强栖身之地,自己半生所作所为究竟有什么价值?
在物欲横流、信仰普遍缺失的今天,人们都在不同程度地以不同方式在寻找精神的食粮,因为他们已感到心灵的空虚,饥渴。这正是我们送给他们生命之神的关键时刻。主内的兄弟姐妹们:让我们赶快行动吧!摘自凤翔教区网站
美,在古今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份美,纵然常常力有不逮,却正是使我们的礼仪闪耀着天主大爱这美丽奥迹的模式。所以我们美化礼节所下的工夫,永远都是不足够的。
其实,我们常常体会不到“有福气”,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什么是“福气”有不同的解释,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将主基督教导的“真福八端”读反了!
「共议精神主要彰显在天主子民的共同旅程,也彰显在为天国来临而服务的不同神恩与职务之间富于成果的交流。」
不同文化的民族还会给感恩祭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在近代,由于被误导的创造性和对礼节的反对情绪,滥用感恩祭的事件时有发生,教会因此确立了举行感恩祭的规范。任何人都不得低估此一交托在我们手中的奥迹。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年来因不同经历和环境而深谙社会与教会问题的若望廿三,提出了召开第二届梵蒂冈会议的目的和构想:使教会适应并服务时代的需要、改进教会牧灵工作、革新礼仪生活、恢复教友活力、增进教友信仰、
走到每个参观的圣地,都有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言语,不同民族,不同肤色和发型的信徒,排着长队,平静而虔诚有序地等待着朝拜并亲吻圣地及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