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在2025禧年中,爱德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信仰之路,它引导人们回归天主、关爱邻舍、净化灵魂,推动个人成长、社会和谐。
正如圣方济各一生安贫乐道,对万物饱含慈悲,当我们以他为镜,便能反思自己对物质的追求是否过度,对身边的人和生灵,是否缺少怜悯与关爱。
如果我们没有为周围的人带去关爱、服务和福音,别人就不会在乎我们基督徒的存在,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信教群众,我们既要以福音的精神积极奉献家庭,服务社会,也要争取自己应该有的权利。
他是洛杉矶梦幻中心的创建人,每个星期在洛杉矶的街道上,为五万名穷人、失落者和被社会遗忘的人们服务。他特别强调地说,对于基督徒的服务而言,祈祷是一项没有商榷余地的任务。
担任米兰的主教后,盎博罗削便把自己的财产完全分施给穷人,并要求每个教友履行社会正义,他说土地属于众人,而非仅属于富有的人。
簇拥在上师身后的善男女没一个穷人。以前我们只知道活佛,像达赖、班禅、大宝法王这样的大活佛遥不可及,做上师没可能。但至少还有仁波切。
首先,基督徒与其他少数群体在当前境况下是真正的穷人,因为他们不得不舍弃一切:不仅他们的房子,还包括他们不多的财物,他们所有的只是随身携带的几件物品。感谢国际社会的关怀,特别感谢教宗的呼吁。
大概在五十年前,一个犹太裔的慈善家来到我们社区,他提到有些老人死后无力安葬自己,因此想提供一笔基金来为穷人服务。我们确实在墓园中保留了几个地点为这些人做准备。
玛蒂尼特别提到「那些接近穷人的人,那些愿意尝试新方法激励年轻人的人」。
当选当日,昔日这位牧人住简陋平房、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自己煮饭、为穷人甚至艾滋病感染者洗脚服务的画面立即被挖掘出来,出现在全球各大媒体上。新教宗及其新作风已经为世界和普世教会刮起了一阵清新温馨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