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两千年前的犹太人群中,有一位饱学之士,他没有在历代的经书和老师们身上找到自己内心最大的渴求,他来到天主子耶稣基督身边,询问获得永生之道。永生才是人内心最基本的渴望和目的。
企业界[6]有责任保证受雇者的工作环境有尊严,也有足够的薪资,但他们也该警觉,不让压制他人或贩卖人口的事,进入销售管道。除了企业界的社会责任外,消费者也有社会责任。
(玛6:19-23)耶稣在这个比喻中,以他当时非常熟悉的生活,描述了当地老百姓由于保守、缺乏安全感等原因,往往会将财富埋藏在家中地洞里;但却难免遭受虫蛀、锈蚀,有时被贼挖掘偷窃这一生活场景。
一、约的本质含义:平等基础上的权利与责任《现代汉语词典》对约的解释是:1、提出或商量须要共同遵守的事2、邀请3、约定的事4、限制使不越出范围5、俭省6、简单。7、8两项的意思与本文主题无关。
;没有默观,玫瑰经就等于只有躯体而没有灵魂,这样的诵念有沦为机械式地重复着经文的危险,并违反了耶稣的警告:你们祈祷时,不要唠唠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样,因为他们以为只要多言,便可获得垂允’(玛6:
同时,在礼仪前后,在日常生活之中,也必要有个人的祈祷读经,亦即「进入自己的内室,向暗中的天父祈祷」(玛6:6)。按照保禄宗徒的教训,应该不间断地祈祷。
而所谓机会,就是趁群众不在跟前的时候(参路22:6)。主耶稣叫伯多禄、若望预备最后晚餐的地方,可能是耶稣和耶路撒冷的某个门徒事先密密地约好的(参玛26:18),犹达斯并不知情,所以没有去告密。
圣保禄宗徒提醒我们:「因为文字叫人死,神却叫人活」(格后三6)。教宗方济各在宗座牧函《开启他们的明悟》手谕的第5号呼吁牧者们提高解释圣经的责任意识,帮助每个人了解圣经。
[6]1941年1月,暮笳法师在《狮子吼》上发表了《培植青年的心》一文,呼吁广大青年以乐观的精神迎接中华民族的明天。他指出:在民族再生的新天地中,我们只有狂歌,而没有半点忧伤。
半年前,西昌教区的神父组团赴台,听说旅行社一直不允许团员们自由出行,致使他们到圣堂朝圣参观的愿望终成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