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邱绍俭兄弟为安老院做后勤,伙食做得很好。他们在院外打工都会有很高的收入,但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为教会服务。正是这些教友无私的奉献和默默服务,不断书写着爱的故事,使老人们在“天佑之家”安享晚年。
近代中国地方性的公教报刊也很多,仅四川一省即有《崇实报》(1904年)、《蜀铎》(1947年)、《崇真报》(1945年),西北地区还有《凤翔教务月刊》(1947年)等等。
文革后,南瑞光神父和李孝义、王华英、梁秉忠、王崇喜等教友积极找政府相关部门,落实政策、恢复教会。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官井梁小学从教堂院内迁走,圣殿和教产回归教会,教堂正式恢复宗教生活。
教会传统也将规戒罪人包含在灵修的慈悲善功里。恢复这基督信仰爱德的层面,这是重要的事情。我们面对邪恶一定不能保持沉默。
因此,希望堂区主任和众教友都能下功夫改善礼仪气氛,戒避以上问题的频频发生,以维护礼仪的神圣性,给人以舒心的感受并热心参与。
你看你爸爸现在也找了一份正经工作,不在社会上瞎混了;你爷爷也戒掉了多年的酒瘾,并在今年复活节领了洗,这都是因为你为了天主的缘故受了这么多的苦。不要着急,你妈妈一定会转变的。”
对于有教友跪下并亲吻他的主教权戒,周主教表示,仍未习惯这做法,惟他感动于「这举措是表达对普世教会共融的渴望」,「内地教友的宗教情怀甚深,对比香港教友,虽然他们少有机会修读神学课程,但这份情怀帮助他们走过种种挑战和困难
十一月二十五日,耶稣普世君王瞻礼,教宗将和新枢机主教们在圣伯多禄大殿内举行共祭弥撒,弥撒中教宗要为他们戴上枢机主教的权戒。
因为天主已向我们发出了警示和诫命,在天主十诫中,前三诫是钦崇赞美天主,而第四诫即是孝敬父母,充分说明父母的身份、地位、尊荣仅在天主之下,是在敬天之后最当尊敬和孝爱的。
1930年,师崇贤神父在嘉兴文生修院去世,葬于修院大院内。1935年9月15日,方豪神父在嘉兴圣衣会修女院晋升铎品。1937年2月18日梅占魁选任杭州宗座代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