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奉献,夯实福传基础该堂区今年2月5日举办年后首次福传大会以来,在教区长李小国神父的一切为了福传的思想指导下和陈忧道神父提出的努力做一个时时刻刻为福传事业祈祷和奉献的传教士的目标激励下,一大批中青年教友加入祈祷和福传行列
2004年,由方武老师、李崇信老师和残障人李国宾先生捐资21万元修建的两层标准化康复大楼落成。基础设施在西安社会服务办公室、香港明爱基金会及其他爱心人士的奉献下趋于完善。
据后来他告诉我,在陕西铜川监狱,他与我们家乡的樊生华教友,三原教区的兰哲一神父、王全守神父、余子义神父及西安后来的李笃安主教,被关在一起,成为患难弟兄。
后来他的家族又迁至鞭杆梁并改名为武家庄,从此天主教从肖家峪发展到武家庄,在武家的影响下,先后有老安梁的方姓和南梁村的李姓等相继入教,随着各姓氏人口的增长和搬迁,天主教首先在忻州市的西南部大小10个村庄扎下根
1940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津南抗日游击队六大队和沧县大队的回族干部组成津南六分区回民大队,刘震寰任队长,王连芳任政委。
另据辅仁校友李世瑜说,那时的陈垣对于教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忧心忡忡,他本人曾亲眼看见陈垣上午很早起来到教堂看弥撒,晚上看降福,还专程去找神父谈话。
“信德”像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展开教会的史书画卷,让后人效法先人的芳表,激励人们在福传路上勇往直前。
他与进步人士景梅九(《国风日报》社长)等创办《出路》周刊,与《西京日报》的郭英夫、《西京平报》的李志亭等人积极合作发表战斗檄文,鼓舞民众的抗日激情;还与回族社区的贤达共同组织成立了陕西省回民抗日救国会;
四、寻获新羊2012年7月,刘希合在贵阳认识了一个知识分子,家中刘秀元、刘秀正、刘秀芳三个兄弟,母亲是个老教友,但三个孩子都没有领洗,很多人都说服不了喜欢刨根问底的这哥仨,神父也大伤脑筋,刘希合三次登门拜访
吴丽芳从创造到救赎的爱,分享了天主对人的寻求。他们丰富的信仰体验分享使现场的教友们一次次留下了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