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救恩史中的家庭(一)
2017-08-09

因此,圣若望保禄二世曾这样说:天主在其奥秘的最深处不是孤独的,而是一个家庭,在他内有父性和性,还有家庭的本质——爱。在天主的家庭中,这爱就是圣神。

慎终追远为救炼灵
2010-11-12

有一个教友,听圣母的话,宽恕了杀他儿子的仇人,圣母十分喜欢,使他的儿子立刻升了天堂,晚上来显现给他,使他的失之痛,得到很大安慰。所以行善、修德对炼灵都是十分有益的。

辽宁教区牧函
2007-06-02

天主父藉着在五旬节一次而永远地把圣神赐给教会,并带领整个教会和其中的个人,经过世界的旅程,进入永生。  我们衷心地感谢天主的恩赐,若非在天主圣神的引导下,不会有辽宁教区百余年间的蓬勃发展、茁壮成长。

“旷野里的呼声”
2007-06-23

但二人年老无,按以色列人的思想,无子嗣是耻辱、是天主的惩罚。但信实的天主承蒙了夫妇二人的祈祷,预许将赐给他们一个儿子并取名若翰。圣母领报时,当听到年迈“的表姐怀孕的消息后,便急速前往依撒伯尔的家中。

彰显生命的荣耀
2024-02-23

犹太人只信仰一个天主,然而,主耶稣基督却启示了父、和圣神,这是一个新的启示,也超出了犹太人的信仰内容和传承。然而,信仰不是接受一个“固定的内容”,或者一套祖传的信念,却是和生活的天主的关系。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16-20号)
2025-09-10

弥撒是天主民和基督一起向圣父奉献的祭献。问:如果信友不能来参加弥撒,弥撒还有意义吗?答:当然有。即使没有信友在场,弥撒依然是基督与教会的行动,依然具有圣事的效果和崇高的价值。

永生才是人生
2025-07-11

其实,这种爱,孔子在提到孝敬父母时也批评他时代的人: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46-50号)
2025-09-18

答:划十字圣号是我们信仰的标记,提醒我们一切祈祷和礼仪都是因父、及、及圣神之名进行的。它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在天主三位一体内聚集的子民。问:为什么主祭要向会众致候?

“把亲人之灵接引到上帝身边”
2012-03-28

按字形来讲,孝字上为老,下为,老人为上,孩子为下,上下尊卑有别,子女要顺从和负担老人。中国人大体都知道孝的意思,就是指赡养和尊重父母。如果问,最大的不孝是什么?

特稿:华夏儿女共庆团圆佳节,基督信徒勇做和平使者
2013-09-18

和同至辨始见于西周末年太史史伯的言论中。孔子所谓和而不同也就是保留自己的意见而不人云亦云。和的观念,肯定多样性的统一,主张容纳不同的意见,于文化的发展确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