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体圣事中,教友才能充分领会到完成爱德的结合,这结合是一切教友工作的灵魂,教友要重视教理讲授、传布福音的工作,要了解到这项工作不仅是神职人员的事,教友也能为信仰献身,教理讲授是教友最重要工作之一。
生活的中心是每日的弥撒,以及个人每天一小时的朝拜圣体。团体深受加尔默罗(Carmel)灵修的影响,寻找在生活中和天主的结合。
其实,我认为,每天若能在圣体前花几个小时拜圣体,其效用是巨大的,我们人的灵魂也会因此自动地产生深切的爱和洞察力。还记得那个九岁大的,名叫安娜贝尔(AnnabelBeam)的小女孩吗?
当我们走近天主的祭台,去领受基督圣体,分享耶稣的圣体、圣血时,会加深我们与他的共融,并透过他,来建设他的奥体——我们的圣教会。
身为基督徒是圣事现实——其满全是圣体,是等待皈依和救恩的每个人男女老少的圣召和命运。事实上,圣体圣事是成为现实的天主恩典的承诺,使人在圣子内成为天主的儿女。
在德国,教堂会开放自由祈祷和明供圣体祈祷的时间,她朋友的家庭就每天傍晚去教堂,使这个家庭重新寻找和加深他们的信仰。从5月1号开始按照相应的措施终于可以再公开举行弥撒了。
[②]因此中国基督徒除致力于革除祭祖仪式中混杂的迷信成分,将孝的心意重置于正确的地位外,我们同样要从基督徒的立场,提出基督教不仅教导人孝顺父母,亦必需根本地去敬拜信仰的中心:上帝。
这里灯火摇曳,幕布低垂,朝圣者一一鞠躬敬拜,通过圣人祈求天主降福。 在圣伯多禄大殿里,有数以万计的以《圣经》为题材的雕塑和绘画。
对于圣人智者,他们晓得追本溯源,敬拜造物主——真神——天主,并按照他的旨意行事。
18世纪时,日本的宗教复古派提出,国家神道是日本人信仰中最重要的且高于其他教义的信仰,是国家团结的象征,向阵亡者敬礼是国家神道敬拜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