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但要用圣善行为为主作见证,而且也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大胆宣讲福音真道:“……从未听到他,又怎能信他呢?没有宣讲者,又怎能听到呢?……”(罗10:14-15)。
1946年,她在前往印度大吉岭的火车上听到了一个清晰的声音:“你要放弃一切,跟随祂进入贫民窟,在最贫穷的穷人中去侍奉祂。”德肋撒修女说:“我知道这是祂的旨意,我必须听从和跟随祂。”
只是听修女们说,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把他丢到了教堂的门口,幸运地得到了修女们的照顾。到了十多岁时,由于大小便失禁,修女们不太方便照顾,于是把他送到邯郸教友王全振老爷爷家抚养。
她“仿佛听到了一个声音在对她呼喊:‘为穷人中最穷的人服务吧!’”她决心离开与世隔绝的教会学校,去帮助社会上那些饥寒交迫的人们。
它是要传递活在我内的天主:这是见证,而且,因为“现代人更愿意听见证人胜于老师,如果他真的听老师,那是因为他们(老师)是见证人”(同上,41)。
很多时候,我们听到了人们的议论:“可是看看他,他曾经是个无耻小人但是现在是个好人,她是个良善的妇女……”谁改变了他们呢?是耶稣,他们找到了耶稣。你的基督徒生活改变了吗?
我还能清楚记得,是他第一次给大家讲保禄归化的故事,我坐在旁边听,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我和杜老弟兄的密切接触,是在我开始进神学院读书及圣神父后。
他在自己听告司铎的建议下,去圣地拜访主所生活的地方,行走过师父所走过的地方。特别是在纳匝肋,他意识到他必须在基督的学校中塑造自己。他经历了与主的紧密关系,花很长时间阅读福音,感觉自己就像是祂的小弟。
听!你弟弟的血从地上向我喊冤!”(创4:10)。血在圣经中代表生命(参阅肋17:11及14)。出乎意料的是:被人类罪恶所剥夺的生命变成了一种呼喊。
即先阅读一段圣经,最好是福音,然后将所读的加以反省,了解内容,随后静听,听天主藉所读的圣经给我们说什么;听后内心如有所感触,将这些感触的情绪——忏悔、祈求、感谢、称颂、赞美等,由衷地向天主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