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怀着谦卑、诚恳去让他付洗,正如礼仪所说,“用心和赤脚”,耶稣也去那里,并开始他的职责:他如此展现是为亲近罪人。他来是为他们,更为我们所有人,我们都是罪人。正是在那日子发生了一些特别的事情。
福音今天告诉我们:“宣报福音、授予洗礼、驱逐魔鬼、迎击毒蛇、治愈病人”(参阅谷16:16-18);总之,是为完成爱的工程,交付生命、带去希望、远离各种恶意和卑劣行径、以善报恶、亲近痛苦者。
主耶稣为了把人类从魔鬼手中拯救出来,甘愿降生人世,承担了全人类的罪孽,受万苦万难,死于十字架上,把人类从罪恶中拯救出耒。
在福音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人,例如总是自我满足的法学士,在奢华宴乐中自以为得到安慰的财主。而法利赛人在祭台前的祈祷更把这种态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他说:我感谢祢,因为我不像其他的人(路十八11)。
显然,在这一天也谈及2013年的2月11日,那是历史性的一天,为所有经历过这事件的人难以忘怀。他想到,也谈到这件事,但在2014年2月11日这一天他没有丝毫改变。
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而且自己洗换;她只穿凉鞋,没有袜子……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
霍普金斯看着温和仁慈的修女,在她说话的柔和语调中,能够感觉到她是真心关怀自己的。霍普金斯博士回忆当时那一刻,说,“在我这么多年的生命中,她是第一个这样跟我面对面说话,第一个把我当个人一样对待的。
霍普金斯看着温和仁慈的修女,在她说话的柔和语调中,能够感觉到她是真心关怀自己的。霍普金斯博士回忆当时那一刻,说,“在我这么多年的生命中,她是第一个这样跟我面对面说话,第一个把我当个人一样对待的。
教宗表示,并非经常出入天主圣殿的人就必然懂得爱近人。慈悲,那源自天主的慈悲,指的是心生怜悯,而非某种模糊的情感。
仁慈的天主也答复她的渴望,在爱与恩宠的交织下,拣选她属于自己的人。她在教会内的圣召是:为人民的公教教育。为了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她耗尽一生,拥抱天主赐给她的人,不分种族和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