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教友传教法令》,责令教友人人传教,而传教最好的方法之一,莫过于“为天主作见证”。什么是“为天主作见证”呢?
通过后者,德氏直接影响了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大大地推动教会改革。
这位枢机也是1962-65年召开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学生。曾在华盛顿的美国天主教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若瑟•科莫恰克神父(FrJosephKomoncha)指导下主攻大公会议历史。
于10月11日举行祈祷活动,是为了纪念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于62年前的同一天开幕。10月21日要举行另一场避静,以便于为最后文件的草稿做分辨。
同时也恰逢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1962-1965)闭幕60周年,该会议象征教会面对现代世界的强烈转型,而马里旦与保禄六世的思想合作,无疑对这一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勉励司铎要尽一切努力,「为领导大家团结相爱」(《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9),积极调和,求同存异,使「无人……感到被排除在外」(同上)。
我们应该重新品味,借着教会忠心传下来的天主圣言与生命之粮--给所有那些作为祂的门徒的食粮,来滋养我们(参若六51)。
教宗说:耶稣教导祂的门徒们,让病人和受苦的人听到祂同样的宣讲,他并传授给他们能力和任务,藉着特别恩宠继续以祂的名,按照祂带给人宽慰及平安的心愿,慷慨施与这件圣事。
祂与门徒们告别时清楚地指出,世界会因他们的痛苦而欢乐。教宗说,在罗马斗兽场首批殉道者身上发生的应验了耶稣的话。教宗说:我们必须说实话:基督信徒的一生并不全是快乐的。他们有时哭泣。
(梵蒂冈电台讯)牧人决不能忘记基督,他们的初爱,要永远做他的门徒,这比做学问更重要。这是教宗方济各6月6日在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主持的清晨弥撒中,为献身事主的司铎们描绘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