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仍然活在中国人的心中吗?他对当今中国教会的教诲何在?利玛窦不仅仍然广为中国人所知,而且无论在教会内外皆深受敬仰。他广受中国天主教信友的尊重,也深为中国知识分子所推崇。
他过后画了一张图画,画中有间失火的房屋,下面写着“这岂不是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吗?”本来是劫数难逃,却因上主火中伸手,抽取一薪,这根柴幸免于难,得以保存!这是多么大的恩重如山啊!
母亲对他说:“你父亲在霍山战死,尸骨暴露在风霜中,你能把它寻回来安葬吗?”道丕奉了母命,一路赶往霍山,寻取父亲的遗骨。
有些高中女生还好奇地问我们:“他是神父吗?”当我们告诉她们:“他是神父。”这些女生中有人说:“他要当老师,应该是一位很好的语文老师。”
当时我自己都惊奇,我这是和一位年届103岁高龄的老人对话吗?如此思维清晰、敏捷!寒暄后,我们聊了很多,包括他的传记内容和长寿之道……次日一早,我们目睹了这位百岁前辈自己走路进堂。
一些有圣召人选或经济力量的地方教会(教区)及各地有识之士(神长教友)是否有走出国门,准备去慷慨给予、热心去服务的奉献意识吗?
当他行至屏风岭的时候,尚未到达山顶,遇到了一位头戴葛巾、身穿褐衣,胡须和鬓发皆白的道人,只见他立于岭下,对前来的陈忠胜说:“你是大唐天子派来的使臣吗?我就是孙思邈。”
我们并不因为“基督的复临”(Parousia),即基督的第二次来临的“延迟”而感到忧心;“人子来临时,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吗?”(路十八8),这才是重要的问题。
事实真的如此吗?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对救恩的渴望和要求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哈哈,我们当然不是一个“完美”的社会,但我们努力做正确的事。我们有一个良好的、顺应民意的、包容的政府。
撒玛利亚妇人也向自己城里的人说:“莫非祂就是默西亚吗?”(若4::2)“耶稣是默西亚,天主子”,其实是基督徒的最基本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