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次,在这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没有水、没有粮,也没有医疗条件,隆神父听说七十华里以外有一个生病的教友,就立刻骑脚踏车去看望他,给他看病,施行终傅圣事。
对于所有在健康照护医疗这领域工作的人,以及那些在亲人身上见到上主基督受苦面容的家庭,我再次表达我,以及教会的感激,因为即使经常是在未提及基督之名的状况下,但透过你们的专业和默默地,你们已经以具体的方式将祂展现出来了
在没有正常医疗、正常衣食住的环境下,健康更加恶化,他们糜烂的伤口和歪斜、残缺不全的手脚,诉说着他们的不幸!
教区中300多位修女分别在医疗诊所和幼稚园服务,“那里收费很低,我们主要是为了福传”。他们还像耶稣那样为附魔病人驱魔,从魔鬼手中夺回许多灵魂,真是奇迹。献县教区是具有光荣历史的教区。
不同点在于,国家政府的重点落在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包括基本的民生、衣、食、住、行、工作、医疗、卫生等。同样重要的是教育的普及、文盲的减少;经济、军事、外交国力的提升和维持国土内外的安全。
后来她们学成回到教区后,在各大堂区,建立医疗诊所,服务陕北人民,以此作为福传工具。等条件成熟后,修会在当时教区中心成立自己独立的初学院及修会总会,并且有刘文林神父做她们的专职神师。
澳门教区部分神职人员合影无论在回归之前的葡萄牙政府时期,还是在回归之后的特区政府年代,澳门教区的神父们只要去政府开办的医院里就医,一律享受免费医疗,医疗费全部由澳门政府承担。
李阿姨家住在四楼,楼区没有打扫卫生的人员,只要她打扫楼梯,就从四楼一直扫到一楼。
四、不断壮大队伍崔新菊是位医生,自己开有一家诊所,受祈祷小组人员的感动,她完全放弃了诊所工作,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祈祷小组,她是祈祷小组成员中年龄最长的一位(60岁),祈祷小组外出活动她都积极参加,不论天有多冷路有多远
堂区的教友们向路人免费赠阅福传资料,并讲解信仰银川天主堂十分重视接待工作,成立了接待组,培训接待人员,安排他们做好堂区接待工作,要求接待员主动向来人打招呼,亲切与来人交谈,送给他们教会的报刊资料,陪同参观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