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一位老会长的人生
2016-09-21

新的家在教堂对面,马立仁受母亲熏陶,三、四岁时跟着母亲参与早弥撒,念早晚课;四、五岁时常用经文、要理问答已背得滚瓜烂熟;六、七岁时给神父辅祭,一个月就学会了拉丁文辅祭经。

用脚飞翔在森林的小径上
2010-01-29

五年前,为准备发终身愿,我在香港进行了一个月的祈祷与灵修学习。期间,一位宝血会的修女送给我一张光碟《用脚飞翔的女孩》,看后浮想联翩。

福传的踪迹
2010-12-31

后来我得知,今天是一个月的第一个主日,是神父召集青年人举行青年弥撒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在这座城市打工读书的青年教友均被邀来参与。

台湾名作家高大鹏信佛二十年后 归向上帝
2015-06-09

打坐一个小时,算不了什么,最好半天、全天,有时希望能打坐一个月,两个月都不起来。我非常认真追求,绝对不是泛泛的,插花式的,玩票式的,我认真的追求了二十年。那些佛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就是主忠实的牧羊犬
2014-02-19

12月,郑瑞平神父特别邀请他到河北武安帮助牧灵,一去就是一个月,直到大年二十九才回家。刘希合说:回想至今20年的福传历程,有的只是主对我的打造和磨炼。郑瑞平神父曾经对刘希合说:要干就干好。

大山里的何全林神父
2015-03-02

热心教友申文芳领着他用了近一个月时间,跑遍了全县八个堂点上的120户教友,每到一处,他就举行弥撒,行圣事,坚固教友们的信德。以后,每过三两月,在全县跑一遍,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一位仁慈的“父亲” | A Loving “Father”
2012-11-26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2000年10月抵菲的第二天,他欢迎我们的到来后,就马上让秘书给了我们一个月的零用钱。他话语不多,很干练的样子,也给我留下很务实的印象。

特稿:在进德老人院过大年服务
2013-02-13

于是我们定在每一个月的第四个星期日去省会北部的进德老人院服务。每次一天,午饭在老人院吃,每次老人院的修女都给我们包饺子吃。我们说不用那么麻烦,修女们哈哈一笑说就算改善改善生活吧。

富人的代价
2013-05-24

我所在的小堂区,多数家庭一个月的收入也就几千块。可是我觉得他们比你滋润多了:想休息了就休息两天;想旅游了就旅游一圈。想跟朋友聚了就聚一次。而且一家人还总能在一起。

特稿:利玛窦列品随想
2014-01-16

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结束不足一个月就传来马切拉塔教区已将利玛窦列品申请提交罗马教廷的消息,说明其列品工作进入新阶段。  利玛窦列品,对中国教会而言,无疑是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