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人的幻象必先信其有而后见其象,必思念在先,而后有幻影的出现。但保禄宗徒却如此相反,他是先见耶稣复活,而后来才皈顺耶稣的。
因此,“使用暴力必自伤,这是耶稣对伯多禄所说的,耶稣面对暴力的方式为我们的时代带来生活的信息。对于暴力,人们不可能用另一种暴力去克服,而必须用一种更高的精神的能量,以健康的爱的形式去扩展在他人身上“。
接着,教宗又解释了圣保禄宗徒对无酵饼的诠释,他说,保禄宗徒是指一个犹太人的古老传统,根据这个传统,在逾越节时,必须将家中所有剩余的发过酵的饼全部清除。
我们应用几个例子证明如下:基督12岁时,敬礼完毕,独自留在圣殿,就是向父奉献:“你们不知道我必须在我父亲那里吗”(路2:50)在他传道饥肠辘辘时,他对买食物的门徒说:“我已有食物吃,那是你们不知道的。
但我们信仰的主耶稣告诉我们:“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若11:25-26)还说:“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吧!
张小燕师傅介绍,因为就是本着奉献爱心义务服务去的,所以事先联系另外二位师傅时就打定主意,无论条件好坏,必须用最扎实的技术和最大的奉献精神为当地乡亲服务。
只要我们勇于改过,他必忘记我们以往对他忘恩负义之罪(参阅路15:11-32)。笔者默观耶稣,不难发觉耶稣满溢著天主的仁慈,例如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表达,就是最好的明证。
为什么人们会将原本只应该高居于诸天之上,或是必须经教会认可宣布的圣人,却自然地转移到了依旧生活于世的人身上呢?不是我们的眼光出了错,实在是我们这个世界太需要活生生的圣人。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必被砍倒投入火中。」(玛三7-10)面对皇帝黑落德,若翰也同样仗义执言,甚至因此而赔上自己的生命。(玛十四3-12)换我们在若翰的位子,是否会妥协,软化我们的「要悔改」的话语?
主说:“凡是投奔他的人,他必做他的后盾。”正是主把我救生的盾牌赐给了我,使我日渐强大、坚强,在前进道路上,虽有惊涛骇浪,但我却能“柳暗花明又一春”。